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冯至《十四行集》独特的思维方式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从诗的思维方式角度 ,论述了冯至《十四行集》打破隔离突破界限 ,发现关联 ,发掘平凡中的不平凡 ,渺小中的伟大 ;暗示宇宙万物在蜕变中永生 ,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忧国忧民等诗性思维方式。
作者
陆耀东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0-98,共9页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冯至
《十四行集》
思维方式
诗歌
中国
传统文化
忧国忧民思想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6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3
1
《冯至全集》11卷295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2
《冯至全集》5卷94页;5卷94页;5卷96页;5卷97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3
《冯至全集》1卷213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4
《冯至全集》3卷47页;3卷49页;3卷48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5
《冯至全集》7卷8页.7卷11页;7卷5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6
《冯至全集》4卷107、111、362页.
7
姚可昆.《我与冯至》90页;94、95页.
8
《文心雕龙·神思第二十六》.
9
郭熙.《林泉高致》,《历代论画名著汇编》67、68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6月版.
10
.《闻一多全集》第2卷[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7页.
共引文献
15
1
吕进.
中国文化与中国诗歌[J]
.江汉论坛,2005(7):106-109.
被引量:2
2
胡绍华.
闻一多诗歌与英美近现代诗[J]
.外国文学研究,2006,28(3):149-155.
被引量:3
3
陈国恩.
论闻一多的生命诗学观[J]
.文学评论,2006(6):176-180.
被引量:6
4
潘正文.
现代社团文学格局的“张力场”与文风互动[J]
.天津社会科学,2007(6):116-119.
5
范劲.
里尔克神话的形成与中国现代新诗中批评意识的转向[J]
.文学评论,2007(5):71-77.
被引量:3
6
江渝.
传递不灭的文化薪火——从西南联大看大学文化与现代文学之关系[J]
.当代文坛,2010(3):54-60.
被引量:1
7
王四朋.
新文化运动与现代书刊装帧的崛起[J]
.新闻爱好者,2010(9):48-49.
被引量:1
8
陈希.
论中国现代诗学对契合论的接受[J]
.学术研究,2010(12):145-150.
被引量:2
9
李玮.
“白话”特性与“格律”建设——论新月派格律探索中的语言问题[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49-154.
被引量:2
10
胥洪泉.
清代宗室奕绘的古董收藏与诗词创作[J]
.民族文学研究,2012,30(2):45-5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9
1
孙登高.
生命的蜕变与相融——冯至《十四行集》生命意识解读[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207-208.
被引量:1
2
臧棣.
汉语中的里尔克[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2(3):33-37.
被引量:9
3
臧棣.
现代性与新诗的评价[J]
.文艺争鸣,1998(3):45-50.
被引量:38
4
袁可嘉.
一部动人的四重奏——冯至诗风流变的轨迹[J]
.文学评论,1991(4):119-125.
被引量:15
5
冯至.
外来的养分[J]
.外国文学评论,1987(2):3-8.
被引量:33
6
解志熙.
生命的沉思与存在的决断(上)——论冯至的创作与存在主义的关系[J]
.外国文学评论,1990(3):48-56.
被引量:16
7
冯至.
自然与精神的类比——诺瓦里斯的气质、禀赋和风格[J]
.外国文学评论,1993(1):5-17.
被引量:10
8
王泽龙.
论冯至的《十四行集》[J]
.贵州社会科学,1995(6):63-68.
被引量:6
9
程思义,李红慧.
秋风里飘扬的风旗——论冯至《十四行集》的形式建构[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11):157-159.
被引量:1
10
叶隽.
冯至“学院写作”的核心内容及其德国思想背景[J]
.中国比较文学,2004(4):142-15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刘纪新.
论冯至《十四行集》的超越精神[J]
.兰州学刊,2012(2):120-123.
被引量:2
2
夏强.
新世纪冯至《十四行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1):125-129.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夏强.
新世纪冯至《十四行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1):125-129.
2
王亚瑾.
幽远长路 踏歌而行——试论冯至《十四行集》的寻路意识[J]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4,16(2):31-34.
1
王家新.
为了那“永久的无名”——纪念诗人冯至诞辰100周年[J]
.诗歌月刊,2007(1):19-23.
被引量:1
2
朱自清说冯至《十四行集》两首[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3(9):1-2.
3
张新颖.
瓶与水,风旗与把不住的事体——冯至《十四行集》第二七首新解[J]
.当代作家评论,2008(4):70-75.
被引量:2
4
杨程.
偶然的相遇与必然的联系——浅析冯至《十四行集》的思想内涵[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2(4):49-50.
5
赵晓梅,赵和.
沉思的商籁——评冯至《十四行集》[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6(10):59-61.
6
黄俊亮.
在孤独的行走中完成个体的自我超越——论冯至《十四行集》的生命意识[J]
.学术交流,2012(7):190-192.
被引量:2
7
孙秀敏.
浅论杜甫诗歌的忧国忧民思想[J]
.学周刊(下旬),2010(9):117-117.
8
袁博源,周辉.
论杜甫忧国忧民思想的矛盾性和统一性[J]
.作家,2008,0(6):151-152.
9
李明珠.
论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J]
.卷宗,2015,5(1):436-437.
10
李清泉.
诗与思与式的完美融合——略论冯至《十四行集》[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3):15-16.
文学评论
200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