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宋儒境界理论意义的界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宋儒的境界理论集中展现为对心灵自由的追寻,它构成了儒家境界说的一高峰。宋儒所强调的道德理性和心性修养,无疑可以给我们提供警省和借鉴意义。但是,从代自由的高度加以审视,却可以发现其意义具有多重有限性。只有经过重新解释和现代转换宋儒的境界理论才可以转化为具有健全精神的理论资源。
作者
付长珍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3-67,共5页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华东师范大学青年科研创新基金项目(53200150)系列成果之一。
关键词
境界理论
儒家
道德理性
心性修养
宋朝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8
1
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第八章,[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2
《王国维遗书》第5集,上海占籍出版社,1983年版
3
马丁·布伯.《我与你》,[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4
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5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M].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86页.
6
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7
朱熹,1986年.《朱子语类》,中华书局.
8
马斯洛 (许金声 刘锋等译).《自我实现的人》[M].北京:三联书店,1987..
共引文献
32
1
蔡方鹿.
注经与哲学——朱熹经学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J]
.哲学研究,2003(3):53-59.
被引量:2
2
陆信礼,周德丰.
从《儒家哲学》看梁启超的哲学史观[J]
.孔子研究,2004(6):87-94.
3
郑家建.
历史的潜流:清代学术、思想与“五四”——“五四”思想史论(二)[J]
.文艺理论研究,2001(1):2-12.
被引量:1
4
张慧彬.
孔子的致富观及其现代意义[J]
.哲学研究,2001(12):56-59.
5
沈瑞英.
略论希波萨拉米海战中宗教、政治因素[J]
.军事历史研究,2005,19(1):120-126.
被引量:1
6
谢昌逵.
三岁看大 七岁看老——试论养成教育的起点[J]
.当代青年研究,2006(3):16-22.
被引量:1
7
方燕.
宋代女性割股疗亲问题试析[J]
.求索,2007(11):210-212.
被引量:5
8
黄开国.
刘逢禄《公羊》学的意义[J]
.哲学研究,2008(2):28-36.
9
冯其庸.
红楼论要——解读《红楼梦》的几个问题[J]
.红楼梦学刊,2008(5):9-39.
被引量:3
10
彭立群.
论táμεtátáФυσικá的涵义、形式与中文翻译问题[J]
.哲学研究,2009(1):67-73.
同被引文献
21
1
蒙培元.
中国哲学的诠释问题——以仁为中心[J]
.人文杂志,2005(4):11-18.
被引量:12
2
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
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
黄宗羲.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
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6
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
.《遗书》卷二十五[M].,.318.
8
.《遗书》卷二上[M].,.29,30,30,29,31,29-30,14.
9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 杨通进译.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82.
10
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引证文献
3
1
付长珍.
程颐境界哲学的理性之维——兼论二程境界的不同取向[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6(5):63-69.
被引量:3
2
付长珍.
仁者之乐——程颢境界哲学的主题审视[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47-51.
被引量:2
3
程碧英.
《朱子语类》中“涵”类词群的文化解读[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5,25(6):62-6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胡士颍.
论境界哲学视域下的程颢“言”之意蕴[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0,2(3):32-36.
2
王春龙.
新世纪以来程颐思想研究述评[J]
.湖北社会科学,2013(4):96-99.
被引量:3
3
敦鹏.
近40年来二程思想研究综述[J]
.保定学院学报,2015,28(4):45-52.
被引量:1
4
马忠,於天禄.
浅析“圣贤气象”及其现代价值[J]
.中国德育,2016,11(24):70-74.
被引量:1
5
王宏海.
朱熹对董仲舒的品评研究[J]
.衡水学院学报,2022,24(2):28-39.
6
郭园兰,王诗晴.
二程仁礼关系辨[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44(4):50-57.
1
肖琼.
悲剧与现代自由——伊格尔顿的现代自由观[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3):33-40.
2
任丽杰.
冲破现代自由的尴尬:《逃避自由》浅论[J]
.理论观察,2007(5):81-83.
被引量:1
3
介江岭.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含义[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7):13-14.
4
陈雄.
道家思想与现代宪政研究——重读《道德经》[J]
.船山学刊,2006(1):137-139.
被引量:1
5
余宜斌.
贡斯当与伯林的自由观比较[J]
.社科纵横,2011,26(9):118-121.
6
韩志伟,倪娜.
黑格尔与现代自由——黑格尔自由概念的三个环节[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48(4):39-47.
被引量:3
7
崇明.
现代自由之消极与积极:论贡斯当的自由思想[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2(5):53-61.
被引量:3
8
崇明.
贡斯当论现代个体自由[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1):30-34.
被引量:2
9
章海山.
略论作为经济伦理的自由范畴[J]
.道德与文明,1999(1):11-13.
10
曾誉铭.
卢梭的意图:德性与自由之间[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3):1-8.
江苏社会科学
200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