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宋儒境界理论意义的界限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宋儒的境界理论集中展现为对心灵自由的追寻,它构成了儒家境界说的一高峰。宋儒所强调的道德理性和心性修养,无疑可以给我们提供警省和借鉴意义。但是,从代自由的高度加以审视,却可以发现其意义具有多重有限性。只有经过重新解释和现代转换宋儒的境界理论才可以转化为具有健全精神的理论资源。
作者 付长珍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3-67,共5页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华东师范大学青年科研创新基金项目(53200150)系列成果之一。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第八章,[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 2《王国维遗书》第5集,上海占籍出版社,1983年版
  • 3马丁·布伯.《我与你》,[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 4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 5戴震.《孟子字义疏证》[M].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86页.
  • 6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 7朱熹,1986年.《朱子语类》,中华书局.
  • 8马斯洛 (许金声 刘锋等译).《自我实现的人》[M].北京:三联书店,1987..

共引文献32

同被引文献21

  • 1蒙培元.中国哲学的诠释问题——以仁为中心[J].人文杂志,2005(4):11-18. 被引量:12
  • 2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 3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6.
  • 4黄宗羲.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
  • 5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 6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 7.《遗书》卷二十五[M].,.318.
  • 8.《遗书》卷二上[M].,.29,30,30,29,31,29-30,14.
  • 9霍尔姆斯·罗尔斯顿 杨通进译.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82.
  • 10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