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艺评论》
2003年第4期71-73,共3页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同被引文献2
-
1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
2王一川.中国人想象之中国-20世纪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东方丛刊,1997,(1):2-2.
-
1樊素敏.女性·身体·民族危亡——读《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J].青年文学家,2013,0(12X):10-10.
-
2陈树萍.再返《生死场》——评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9(2):100-102. 被引量:5
-
3江涛,胡硕.被压抑的“市民伦理”——浅谈“十七年文学”中的城市书写[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7,38(2):122-125.
-
4谷岩.打开隐秘的“抽屉”——以林白和东西为例看“60年代作家群”的创作特征[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4):62-64.
-
5王应平.战国策派与民族国家文学的现代建构[J].江西社会科学,2004,24(11):66-69. 被引量:2
-
6唐丹丹.女性“生死场”——关于《生死场》解读的比较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2):146-148.
-
7郑润良.论李杨的“再解读”与新左派文学史观[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3(1):89-92. 被引量:1
-
8董文桃.1990年代日常生活叙事浪潮勃兴的社会文化原因探析[J].江汉论坛,2010(5):124-128.
-
9缑英杰.《生死场》的现代主义批评——关于刘禾的《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J].美与时代(美学)(下),2003(11):77-78. 被引量:2
-
10罗岗.现代国家想象、民族国家文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构[J].文艺争鸣,2014(5):6-12.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