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标有哪些重要变化——高中数学新课标学习札记
被引量:5
出处
《数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7,共4页
Journal of Mathematics(China)
参考文献6
-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
2<国家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制订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框架设想[J].数学通报,2002,41(4). 被引量:10
-
3张奠宙.国家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正在研究的15个课题[J].数学教学,2000(6):1-2. 被引量:4
-
4张奠宙,李士锜.2002年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纪要[J].数学教学,2003(1):1-5. 被引量:7
-
5张景斌,王尚志.中学数学建模活动为中学生创造发展空间[J].数学教育学报,2001,10(1):11-15. 被引量:24
-
6陈重穆,宋乃庆.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兼论《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J].数学教育学报,1993,2(2):4-9. 被引量:169
共引文献208
-
1罗小兵,巫仕俊,任芳.数学运算能力培养文献研究综述[J].教育科学论坛,2020,0(10):75-77. 被引量:4
-
2陈朝东,宋乃庆.追思张奠宙先生:引领中国特色数学教育走向国际舞台[J].数学教育学报,2023,32(6):1-4. 被引量:1
-
3唐瑜君,宋乃庆,蔡金法.小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与问题提出表现的现状及相关性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23,32(5):35-41. 被引量:3
-
4宋乃庆,赵秋红,罗士琰.重大疫情下中学生学习毅力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0(8):32-37. 被引量:22
-
5张建刚.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20(33):113-114.
-
6熊惠民.关于“乘方”与“幂”的商榷[J].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08(2):57-57.
-
7焦红梅,金卫雄,王晓萍.浅谈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6(4):71-72. 被引量:3
-
8李彦.2001年中日数学高考试题对比研究[J].中学数学教学,2001(6):20-21.
-
9陈咸存.中学数学的“三基”与创新关系探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2,4(4):39-41.
-
10金莉莉.试论中学数学建模活动的教育价值及其实施[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02(1):81-85.
同被引文献9
-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18(9):3-8. 被引量:2837
-
2蒋永红,陈侃.论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结合[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1):18-21. 被引量:7
-
3王保全.突出数形结合思想搞好微积分教学[J].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1995,15(6):86-89. 被引量:6
-
4沈文选.数学教育与教育数学[J].数学通报,2005,44(9):27-31. 被引量:19
-
5郑国才.对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一些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半月高中),2006(7):8-9. 被引量:44
-
6董洁.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151-152. 被引量:32
-
7马龙友.数学科学教育对培养21世纪建设人才的作用与地位[J].高等建筑教育,1998,34(3):16-18. 被引量:3
-
8李祥.浅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2013(6):29-29. 被引量:8
-
9江丕权.关于美国数学科学教育改革的简介[J].教育科学研究,1999(1):81-89. 被引量:6
引证文献5
-
1罗建宇.用新课标再看勾股定理[J].数学通报,2005,44(5):23-24. 被引量:1
-
2李荣玲.关于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设立“数学史选讲”专题之浅见[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6(1):86-89. 被引量:1
-
3孙群辉.数学课堂从“预设”走向“生成”[J].考试周刊,2008,0(13):52-53.
-
4钟运兴.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0(10):15-15.
-
5王建明.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问技巧与学生思考力培养的实践[J].学园,2017,0(35):81-81.
-
1刘艳敏,白冰.如何在数学课堂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J].小说月刊(下半月),2015,0(12):239-239.
-
2卢厚冰.地理新课标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教师的作用[J].地理教育,2004(1):7-8.
-
3王微.初中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4(5).
-
4何必钻.让情趣在文本重组中栖息——新课标学习体会[J].小学教学参考,2003(6):5-6.
-
5王志强.初中体育与健康单元学习的评价模式探索[J].信息教研周刊,2012(9):27-27.
-
6李修强,段富强.夯实校本培训 推进课堂改革[J].黑河教育,2015(4):15-15.
-
7张兴文,毛爱华.静待花开——小学数学课标解读小结[J].课外阅读(中下),2013(1):246-246.
-
8吴淑红.注重讲究教学方式 轻巧落实数学“四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9):218-218.
-
9陈源龙.主动·探究·合作——数学新课标学习方法的改革[J].江西教育(管理版)(A),2003(3):28-28. 被引量:1
-
10刘咏春.解说“理解”和“阅读教学”——新课标学习体会[J].小学教学参考,2002(1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