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尿病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其发病机制与过度糖化和氧化、内皮功能障碍、血小板聚集增加、凝血纤溶系统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胰岛素抵抗有关。高血糖对非腔隙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情和转归有负面影响,其机制与血管损伤和乳酸酸中毒有关。而对于腔隙性脑梗死,它的损害作用不大。高血糖产生的原因除已确诊糖尿病之外,还可能是隐性糖尿病或是脑卒中引起的应激反应的结果。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fac-tor-1,IGF-1)的应用是目前具有发展前景的治疗方案,它们既可以直接与脑实质作用,也可以通过控制血糖或其他机制间接起到神经保护作用。早期发现并积极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如降压、降糖、降脂、采用抗血小板药物等仍然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但严格的血糖控制对减少脑卒中危险性的作用还不确切,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对糖尿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的理解的不断深入,将会有更多更有效的防治措施不断出现。
出处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31期4276-4278,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