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野生松乳菇菌丝的分离试验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松乳菇的子实体作为分离材料 ,对子实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 ,分别接入不同配方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试验 ,获得松乳菇试管母种 ,菌褶分离成功率 2 5 % ,柄基分离成功率 80 % ,柄与盖交界处分离成功率 33 % ,并将母种扩大培养成再生母种 ,对所获菌丝体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初步观察。
作者
陈少珍
韦仕岩
吴圣进
陈丽新
王灿琴
黄思良
谢玲
机构地区
广西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广西农科院微生物研究室
出处
《食用菌》
2004年第1期12-13,共2页
Edible Fungi
关键词
松乳菇
菌丝分离
组织分离
孢子分离
培养基
形态特征
菌种培养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5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54
参考文献
1
1
[3]Huang. S- L. Et al., 1996, Nuclear behavior in Alternaria alternata . Mycosciences 37 (1): 41~ 47.
同被引文献
95
1
薛振文,应国华,吕明亮,李伶俐,张坤,高凤娟,叶和军.
松乳菇菌丝体纯培养特性研究[J]
.食药用菌,2012,20(4):231-233.
被引量:3
2
李文艺,刘建成.
不同培养基对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
.食用菌,2004,26(4):10-11.
被引量:16
3
周传云,廖兴华,谭周进,彭晔峰.
野生松乳菇菌种分离与培养特性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4,25(8):66-69.
被引量:11
4
徐明岗,张建新,赵一庆.
太白山北坡森林土壤性质的研究[J]
.陕西林业科技,1993,17(2):1-5.
被引量:1
5
王辉宪,李会良.
湘西松乳菇,红汁乳菇中金属元素的测定及其营养价值的研究[J]
.吉首大学学报,1994,15(5):63-66.
被引量:13
6
邢晓科,郭顺星.
猪苓与其伴生菌在几种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J]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6):417-420.
被引量:6
7
马琼,黄建国,蒋剑波.
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对马尾松幼苗生长的影响[J]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2):85-88.
被引量:35
8
熊涛,肖满.
松乳菇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5):84-86.
被引量:29
9
马琼,黄建国,高山.
松乳菇菌种分离及其栽培种制备[J]
.浙江农业科学,2005,46(5):351-353.
被引量:7
10
计红芳,杨谦,宋瑞清.
乳菇属真菌应用研究进展[J]
.林业科技,2006,31(3):28-30.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9
1
熊涛,肖满.
松乳菇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5):84-86.
被引量:29
2
李静,马媛,徐彦军,向青云.
不同碳源对紫铜色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11,30(1):33-35.
被引量:6
3
詹少华,韦传宝.
皖西大别山松乳菇菌丝半固体培养研究[J]
.皖西学院学报,2013,29(5):1-4.
被引量:1
4
李雯瑞,陈德育,梁宗锁,刘瑞芳,孙建华.
野生高产猪苓菌株分离培养条件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2):179-186.
被引量:3
5
吴连旺,史宁,陈璐,李勇,李世忠.
松乳菇的菌丝培养及人工栽培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0):233-236.
被引量:6
6
陈新,康恒,边银丙.
乳菇类外生菌根食用菌研究进展[J]
.菌物学报,2018,37(12):1562-1571.
被引量:15
7
李芳平,彭晶玲,王业静,杨艳芳,吴和珍.
松乳菇菌丝的培养研究[J]
.湖北中医杂志,2016,38(12):68-70.
被引量:2
8
孙慧娟.
松乳菇菌丝培养基的筛选[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4):20-21.
被引量:3
9
彭君,朱德彬,王小凤,李湘球.
松乳菇的研究进展[J]
.长江蔬菜,2021(24):41-44.
二级引证文献
54
1
陈新,吕首云,马瑞欣,边银丙,康恒.
梯棱羊肚菌营养类型的研究[J]
.菌物学报,2020,39(2):323-334.
被引量:6
2
薛振文,应国华,吕明亮,李伶俐,张坤,高凤娟,叶和军.
松乳菇菌丝体纯培养特性研究[J]
.食药用菌,2012,20(4):231-233.
被引量:3
3
杜丽飞,肖兵南,曾胜,周望平,任慧波,邱美珍.
松乳菇菌种分离及菌丝生长特性的研究[J]
.中国食品工业,2008(5):54-55.
被引量:1
4
李静,马媛.
贵州紫铜色松乳菇生态环境的调查[J]
.食用菌,2008,30(4):16-17.
被引量:10
5
崔亮,国兴明,刘丽.
野生松乳菇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研究初报[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8,27(6):522-526.
被引量:4
6
杜丽飞,肖兵南,曾胜,谢菊兰,邱美珍,姚俊.
松乳菇菌种分离及菌丝生长特性的研究[J]
.食用菌,2009,31(1):9-10.
被引量:5
7
李静,吴卫东.
紫铜色松乳菇栽培培养基配方筛选的研究[J]
.北方园艺,2009(12):233-235.
被引量:7
8
李静,马媛,徐彦军.
添加不同氮源对紫铜色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10(23):171-173.
被引量:4
9
李磊,罗桂祥,陈明辉,霍光华.
松乳菇液体培养基的选择及高生物量的获得的研究[J]
.中国酿造,2011,30(3):77-81.
被引量:9
10
李磊,胡志斌,谢远泰.
松乳菇15L罐发酵生产及其所产菌丝营养价值[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8):188-193.
被引量:2
1
陈少珍,韦仕岩,吴圣进,陈振妮,陈丽新,王灿琴.
白茶树菇菌丝分离及菌种配方试验[J]
.广西农业科学,2003,34(5):63-65.
被引量:2
2
罗振敏.
野生松乳菇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分离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0(3):146-146.
被引量:7
3
金建康,钱桂琴.
几种食用菌孢子分离及其交配行为的遗传分析[J]
.食用菌,1992,14(6):4-5.
被引量:2
4
刘娇.
自己动手制菌种[J]
.农家参谋,2005,0(11):19-19.
5
鲍可栋.
竹荪压块裁培技术[J]
.安徽林业科技,2002,0(5):12-12.
6
张自强.
平菇新菌株仙杂8804栽培技术[J]
.新农村,1995,0(8):15-15.
7
苏开美,刘增军,刘琼波,段福文.
松口蘑(松茸)菌种的分离培养试验[J]
.食用菌,2002,24(4):17-18.
被引量:9
8
林亲雄,陈京元.
碳源和氮源对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
.食用菌学报,2002,9(1):44-46.
被引量:34
9
龙芳,张万萍.
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
.中国食用菌,2014,33(3):27-30.
被引量:7
10
陈少珍,蔡炳华,闭志强,陈丽新,苏国秀,陈振妮.
野生长根菇驯化栽培研究[J]
.广西农业科学,2004,35(6):509-511.
被引量:4
食用菌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