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布鲁姆的“误读”理论再阐释
被引量:
1
A Reexplanation of Blum's "Misreading" Theor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误读”是哈罗德·布鲁姆提出的著名的解构性阅读理论,与传统的“误读”在内涵上有着本质的不同。文章阐述了布鲁姆的“影响即误读”理论,指出“影响即误读”理论是在德里达与弗洛伊德影响下提出的一种积极的解读策略,旨在改变读者被动的接受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解读文本,以更好地实现文学价值。
作者
赵亚珉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晋阳学刊》
2004年第1期93-94,共2页
Academic Journal of Jinyang
关键词
布鲁姆
误读
策略
分类号
I109.9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4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89-309.
2
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译者前言[M].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0..
3
Harold Bloom. A Map of Misreading [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4
[8]Harold Bloom. The Anxiety of Influence[M. London,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5
Paul de Man. Blindness and Insight[m].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3.
6
韦勒克 沃伦.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P31.
共引文献
84
1
张明.
走向文学意义本体之维的阅读活动[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4):70-74.
2
何平.
现代文学中的还乡故事[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4):84-91.
被引量:3
3
胡良桂.
世界文学背景中的中国文学选择[J]
.云梦学刊,2001,22(2):62-67.
被引量:1
4
钟骏良,刘彦荣.
浅析废名文学作品中的意象[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5):100-105.
5
康梅钧.
科技文化与文学转型——兼论网络文学的兴起[J]
.电影评介,2007(5):81-82.
6
杨星丽.
现代主义与自我表现[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3):13-17.
7
徐天戍.
从茵加登的“四个异质层”看《幽会》及其翻译[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5):128-131.
8
辛刚国.
声律:汉语言文学的听觉美感[J]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5-9.
9
张德礼.
诗的精神是不朽的[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3(7):41-45.
10
王景科.
谈散文理论研究之弱势现象[J]
.齐鲁学刊,2004(5):141-143.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5
1
乐黛云.
文化相对主义与跨文化文学研究[J]
.文学评论,1997(4):61-71.
被引量:32
2
陈跃红.
走出困扰─—试论中西文化交流中的误读及其出路[J]
.国外文学,1994(2):1-10.
被引量:4
3
张素艳.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J]
.外语教学,2007,28(3):92-94.
被引量:19
4
Nida & Reybum. Meaning Across Cultures [J]. American Society of Missiology Series, 1981(4): 2.
5
王东风.文化缺省与补偿翻译[G]//郭建中.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230.
引证文献
1
1
张明悦,曲永锋.
文学翻译与文化误读[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3):65-6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祝东江.
中国文学翻译现状分析与思考[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30(5):131-133.
被引量:2
1
袁卫民.
The Power of Habit的文本解读策略[J]
.校园英语,2014,0(19):190-191.
2
孙虎.
同光体与南社兴衰关系的文化解读——被革命“误读”的传统与“现代性”的艰难抉择[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5):32-36.
3
张苑勋.
《赤壁赋》备教策略[J]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06(1):36-37.
4
邓军海.
文质争论所争何事[J]
.中国诗歌研究,2008(1):190-202.
被引量:3
5
荆艳君.
《伊芙琳》的解读策略:转喻与隐喻[J]
.宜宾学院学报,2009,9(8):98-100.
6
韩知延.
“散文艺术”的自由空间和可能性——《写在人生边上》的解读策略[J]
.励耘学刊,2013(1):203-219.
7
安守花.
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意象解读策略[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3(7):144-146.
被引量:1
8
季曙明.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解读策略[J]
.语文教学之友,2014,33(9):27-27.
9
廖仁义.
解读策略的不同选择——析看《你别无选择》一书两岸评[J]
.当代作家评论,1989(1):37-37.
10
陈有良.
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读策略[J]
.吉林教育,2008(14):39-39.
晋阳学刊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