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索》
CSSCI
2004年第1期172-173,共2页
Seeker
参考文献3
-
1冯天瑜 周积明.《中国古文化的奥秘》[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2-93页.
-
2[法]罗贝尔·埃斯卡皮 于沛译.《文学社会学》[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2-33页.
-
3[美]哈里特·朱克曼著 周叶谦 冯世刚译 第85.《科学界的精英》[M].商务印书社,1993年版.93,120页.
共引文献9
-
1李春雨.论西方传教士对中国文学传播方式现代变革的影响[J].中国比较文学,2004(4):106-115.
-
2赵敏俐.中国古代歌诗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基本方式[J].江海学刊,2005(3):163-171. 被引量:5
-
3朱晓进.政治文化语境与三十年代左翼文学批评[J].江苏社会科学,2006(1):153-158. 被引量:4
-
4刘少文.传播方式衍生的负面效应——张恨水报纸连载小说病因分析[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1):190-203. 被引量:3
-
5朱晓进.政治文化语境与三十年代左翼文学批评[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5):93-107. 被引量:9
-
6骆蕾,谭斌.“彼得·潘写作”视野下儿童的生活与教育——我们如何创作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如何塑造我们的儿童[J].教育学报,2010,6(1):48-56. 被引量:7
-
7李雪.作为原点的《十八岁出门远行》[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12):14-24. 被引量:6
-
8洪子诚.当代的文学制度问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2):1-9. 被引量:14
-
9陈树萍.1920年代新书业在新文学传播中的先锋性研究[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9):30-37.
同被引文献44
-
1宋维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教育改革的实践[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S1):8-10. 被引量:4
-
2屈波,杨肇夏,刘拓.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3,22(4):33-35. 被引量:5
-
3龚明玉.论高校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58-160. 被引量:7
-
4涂思龙.高校教育改革与创新性人才培养之管见[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S2):95-98. 被引量:19
-
5汪雁.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24(3):49-51. 被引量:40
-
6王俊杰.略论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J].图书馆论坛,2004,24(4):194-196. 被引量:90
-
7王永祯.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初探[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72-74. 被引量:41
-
8陈莉.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9):53-54. 被引量:9
-
9夏春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4(6):106-108. 被引量:172
-
10宋钻.从规制看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4):168-17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12
-
1彭和.新形势下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121-122. 被引量:9
-
2贺振旗,陈志忠.培养创新人才若干问题的探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26(3):41-42. 被引量:10
-
3马帅旗,鲍存会.工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6):14-15. 被引量:3
-
4张丽娟.从创新能力中得到的启示[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4):56-59.
-
5蔡炎斌.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模式及实现途径[J].湖湘论坛,2006,19(1):89-91. 被引量:59
-
6史康立,王锋,海琴.《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四段式”教学方法的探讨[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72-74. 被引量:1
-
7于林平.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刍议[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316-318. 被引量:6
-
8于林平.通过培养创新型人才来发挥图书馆功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46-48. 被引量:3
-
9陈连娣.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J].当代图书馆,2008(2):37-39. 被引量:3
-
10黄兴磊,曾毅,文玉,王钟庄,罗灿.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的“贯穿培养集群模式”[J].教育学术月刊,2008(9):53-5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99
-
1周前映,李在玉.浅论大学生创业执行力的培养[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23(6):114-116. 被引量:6
-
2Bottom Up与Top Down[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3(12):34-34.
-
3吴玲丽,姬智明.独立学院“自主创业型”学生的培养探究[J].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08(1):62-65.
-
4彭淼.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述评[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S1):40-42. 被引量:4
-
5钱小莉,陈静.实验教学与素质教育简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0(2):94-96. 被引量:5
-
6区莹.论工程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27(4):62-64. 被引量:7
-
7李映霞.财经类院校创业教育模式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11):204-206. 被引量:11
-
8李杰.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1):55-56. 被引量:2
-
9李杰.构建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6):38-39. 被引量:10
-
10朱森林.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3):406-407. 被引量:5
-
1杨大伟.浅谈高校创新教育的环境建设[J].教育探索,2001(9):41-41. 被引量:3
-
2郝琦,房磊.论高职院校创新能力开发课程的开设与教学组织[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47-48. 被引量:4
-
3季宏伟.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吉林教育(综合),2014,0(2S):30-30.
-
4朱香慧.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之我见[J].新课程导学(上旬刊),2010(12):26-26.
-
5王通讯.创新能力开发的理论与方法(下篇)[J].中国人才,2009(11):30-32. 被引量:4
-
6赵立君,宋木庆.改革实验教学,适应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17(5):105-107. 被引量:8
-
7杨卫光,孙健,陆斐璋.改革实验教学,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9,16(4):10-12. 被引量:17
-
8张琳,郭月珍.改革教学管理模式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11(1):17-18. 被引量:5
-
9谢发忠,杨彩霞,马修水.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课程考试改革[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2):21-24. 被引量:72
-
10黄洛阳.校园文化建设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J].职教论坛,2005,21(02X):47-49.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