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一种新的经济运行现象——旅游行政区经济
被引量:
9
A New Economic Operation Phenomenon--Tourism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Econom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下,我国各地区和各行业形成了典型、独特的经济运行现象———行政区经济。行政区经济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旅游行政区经济是我国一种新的经济运行现象。本文详细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中行政区经济现象的形成原因、表现形式及其负面影响,以引起政府和社会各行业的高度重视。
作者
秦学
机构地区
广东商学院旅游与环境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4年第1期33-35,54,共4页
Social Scientist
关键词
行政区经济
行政区域
旅游业
地区利益
地方政府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33
同被引文献
69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05
参考文献
3
1
贾生华,邬爱其.
制度变迁与中国旅游产业的成长阶段和发展对策[J]
.旅游学刊,2002,17(4):19-22.
被引量:50
2
梁修存,丁登山.
区域旅游开发的政府行为问题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2(1):99-101.
被引量:24
3
郝索.
论我国旅游产业的市场化发展与政府行为[J]
.旅游学刊,2001,16(2):19-22.
被引量:69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章尚正.
“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的反思[J]
.旅游学刊,1998,13(6):21-22.
被引量:60
2
谢康.
西方微观信息经济学不完全信息理论[J]
.国外社会科学,1995(2):47-52.
被引量:7
3
郝索 陈实.旅游产业发展研究[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4
何光(日韦).中国旅游业50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5
D C North.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 M].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1.
6
D C North.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M].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7
邬爱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营性项目规制改革探讨[J].旅游学刊,2001,(4).
8
曹国利.
信息不对称:政府规制的经济理由[J]
.财经研究,1998,24(6):15-19.
被引量:16
9
曾国安,李秋波.
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中的市场与政府[J]
.当代经济研究,1999(5):50-55.
被引量:10
10
郑玉歆,张晓,郑易生,郭树声,张昕竹,陈小洪.
国家风景名胜资源上市的国家利益权衡[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16(10):3-25.
被引量:43
共引文献
133
1
李浩铭,曾国军,张家旭,杨学儒,刘博.
酒店如何在制度环境变迁中构建动态能力——以东莞美思威尔顿酒店为例[J]
.旅游学刊,2021(2):104-116.
被引量:6
2
袁亚忠,贾艳青.
我国旅游业制度创新的动因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7(19):76-77.
被引量:5
3
刘志林.
论新疆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J]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4(1):5-11.
被引量:5
4
向宏桥,张新平.
恩施州旅游业发展的市场营销战略研究[J]
.生态经济,2004,20(S1):178-182.
被引量:6
5
饶光明.
大西南旅游发展战略:创建旅游经济发展圈[J]
.商业研究,2002(22):91-95.
被引量:4
6
杨祎,梁修存.
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问题的反思[J]
.科技资讯,2008,6(14):205-206.
被引量:2
7
丁玄圭.
旅游饭店业投资管理思考[J]
.唐都学刊,2001,17(S1):80-81.
被引量:2
8
彭芳.
兴义市旅游管理新模式——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的思考[J]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4-7.
被引量:1
9
田世政,杨桂华.
国家公园旅游管理制度变迁实证研究--以云南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为例[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2-57.
被引量:30
10
黄金文,张阳.
旅游风景区管理新模式探讨[J]
.江苏商论,2009(11):127-12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9
1
陈才.
环渤海旅游圈的形成与发展[J]
.人文地理,1999,14(2):20-23.
被引量:48
2
邓卫.
旅游城市的发展与建设[J]
.现代城市研究,1997,12(4):40-47.
被引量:8
3
陶伟,戴光全.
区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探索:以苏南三镇为例[J]
.人文地理,2002,17(4):29-33.
被引量:200
4
胡浩.
中国旅游业投融资机制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05,20(1):141-143.
被引量:26
5
赵恒伯.
我国旅游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12):235-237.
被引量:30
6
翁钢民,张海燕.
旅游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6):114-115.
被引量:26
7
钟海生.
旅游业的投资需求与对策研究[J]
.旅游学刊,2001,16(3):9-14.
被引量:34
8
周克瑜.
论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及其协调[J]
.经济地理,1994,14(1):1-6.
被引量:16
9
李德燊,李锦宏.
论投资拉动对西部地区旅游业超常规发展的作用和影响[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79-82.
被引量:1
10
董艳琳.
民营资本旅游投资行为引导与规范对策研究[J]
.商业研究,2005(19):164-166.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9
1
孟力强.
加快苏北区域旅游经济合作和发展的对策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5,24(8):101-103.
被引量:2
2
胡浩.
中国旅游业投融资机制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05,20(1):141-143.
被引量:26
3
胡浩.
旅游城市“行政区旅游经济”透析[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15-17.
被引量:2
4
刘良忠,柳新华,侯鲜明.
烟台市与环渤海旅游圈协同发展战略目标与对策[J]
.社会科学家,2006,21(6):130-134.
被引量:9
5
史卫东,贺曲夫.
刍议“行政区经济”:理论阐释、实践应用与发展前景[J]
.科学.经济.社会,2007,25(3):38-42.
被引量:3
6
史卫东.
行政区经济理论及其应用分析[J]
.泰山学院学报,2007,29(5):84-88.
被引量:2
7
陆彪,陈雪琼.
我国旅游业投融资现状与问题研究[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9(3):334-338.
被引量:18
8
李锋.
基于综合模拟法的区域旅游投资预警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5):148-156.
被引量:11
9
罗文斌.
试论跨行政区域旅游经济合作[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6(3):82-86.
被引量:39
二级引证文献
105
1
李雅楠,罗荣华.
河北省旅游业投融资现状与展望[J]
.中国经贸导刊,2019,0(10Z):143-144.
2
李向农,丁艳平.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共生互动模式研究[J]
.经济师,2007(10):244-245.
被引量:8
3
缪芳,袁书琪.
民营企业投资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利益诉求分析[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4):81-84.
被引量:8
4
余美仙.
试论政府在旅游投资中的调控作用[J]
.经济问题探索,2009(2):115-121.
被引量:10
5
郭中华.
跨区域旅游产业集群探究[J]
.市场周刊,2009,22(8):22-23.
6
苗泽华,白翠玲.
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绿色大世界,2007(Z2):24-26.
被引量:1
7
田至美.
省际边界区县域生态旅游开发策略探讨——以贵州省沿河县为例[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2):325-328.
8
王晞,汪宇明.
竞争与整合:中国区域旅游发展与合作态势分析[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1):5-11.
被引量:52
9
徐飞雄,刘韵琴.
论永州市县域旅游经济合作[J]
.热带地理,2006,26(1):75-80.
被引量:9
10
吴国清.
试论行政区边界共生旅游资源的整合[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5(2):95-101.
被引量:16
1
相伟.
统筹两个“开放” 促进西部发展[J]
.中国经贸导刊,2010(19):40-41.
2
潘捷军.
从行政区经济走向经济区经济——21世纪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J]
.浙江经济,2002(21):17-19.
被引量:13
3
何念如.
对苏南模式的几点思考—浅析当前苏南模式深入发展所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
.世界经济情况,2003(6):32-33.
4
潘捷军.
从行政区经济走向经济区经济——21世纪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J]
.上海经济,2002(11):10-12.
被引量:3
5
戈银庆.
行政区经济及其损益问题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9(12):108-110.
6
张伟丽,李建新.
中国行政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及演化分析[J]
.经济地理,2013,33(6):8-14.
被引量:13
7
邵长青.
滨海新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路径选择[J]
.港口经济,2014(1):32-35.
8
区·县级市[J]
.广州年鉴,2001(1):441-446.
9
杨敬宇.
经济一体化与西部地区区域政府的构建[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2):107-112.
被引量:5
10
李安邦.
1986年我国各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J]
.开发研究,1988(3):45-45.
社会科学家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