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的方法论问题
被引量:14
Problems Concerning Methodology Appeared in Chinese Philosophy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8,共6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同被引文献89
-
1何刚刚.当代儒学的情感转向——兼对一桩学术公案的澄清[J].周易研究,2021(1):106-112. 被引量:2
-
2蒙培元.中国的德性伦理有没有普遍性[J].北京社会科学,1998(3):54-58. 被引量:5
-
3蒙培元.良知与自然[J].哲学研究,1998(3):75-80. 被引量:8
-
4赵汀阳.一个或所有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1997(1):70-78. 被引量:15
-
5蒙培元.心灵与境界——朱熹哲学再探讨[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1):12-19. 被引量:8
-
6蒙培元.论理学范畴系统[J].哲学研究,1987(11):38-47. 被引量:3
-
7蒙培元.论中国哲学主体思维[J].哲学研究,1991(3):50-60. 被引量:12
-
8蒙培元.论中国传统的情感哲学[J].哲学研究,1994(1):45-51. 被引量:34
-
9尤西林.有别于涵义(meaning)的意义(significance)[J].学术月刊,1996,28(10):21-26. 被引量:9
-
10张祥云,刘献君.人文教育:超越对象化回归本体性[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12):53-5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14
-
1邹毅.中国哲学的生态观[J].江西社会科学,2004,24(10):55-58. 被引量:4
-
2杨清荣.儒家“内在超越”对当代中国人的意义[J].道德与文明,2006(6):4-7. 被引量:3
-
3刘大椿,李永乐.社会转型阶段的社会和谐——兼议当下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7(3):1-7. 被引量:1
-
4刘忠孝,孙相娜.试述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的当代价值[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2):72-75. 被引量:2
-
5张祥云.人文教育:回归本体功夫[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2(3):8-12. 被引量:2
-
6杨利民.敦煌哲学的学科体系建构[J].甘肃社会科学,2014(5):63-67. 被引量:1
-
7李煌明.中庸之道与意象哲学:中国哲学的重构与诠释[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9(4):68-76. 被引量:5
-
8马俊.“开新式返本”与“创造性会通”:中国哲学方法论反思与范式转换[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1):1-8. 被引量:1
-
9张祥云,綦玲.创新基因探源:中西文化的相异与会通——创新教育的理性沉思[J].大学教育科学,2019,0(1):4-16. 被引量:4
-
10甄婧知.孟子与荀子人性论之比较[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9,29(3):20-23.
二级引证文献25
-
1尚晶,李宪印.“技术”与“职业”: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逻辑澄明[J].职业技术教育,2022,43(34):13-19. 被引量:3
-
2管宗昌.试论“仁”的早期文学书写——以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为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21(3):99-106. 被引量:2
-
3张祥云,许若林.论教育以师生关系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23,44(8):1-9. 被引量:1
-
4夏法金,潘飞南,邹一平.试论成人大学生的生态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36):156-157.
-
5姜雪婷,严力蛟,后德仟.广东永汉传统农村的聚落生态观[J].生态学报,2011,31(19):5654-5662. 被引量:9
-
6沈文凡,陈大远.宋辽交聘背景下的彭汝砺使辽诗[J].学习与探索,2011(6):199-202. 被引量:8
-
7闫志敏,李卫朝.儒学“内在超越”品质对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借鉴意义[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25(6):68-71.
-
8马卓,张丽娟,王雪,刘小溪,杨思思.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食物安全状况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3,33(12):6-7.
-
9马俊.圣境、进步儒学与美国新儒家——安靖如的儒学研究评介[J].社会科学论坛,2019(1):137-148.
-
10胡彦.试论苏颂“使辽诗”中的爱国情怀[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7):256-259. 被引量:3
-
1乐爱国.民国时期冯友兰、贺麟对于朱熹哲学的不同诠释[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6,36(2):1-6.
-
2胡敏中.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失误和贡献[J].青海社会科学,1999(4):68-72. 被引量:1
-
3王培暄.论现象学与中国古典哲学“直觉论”之异同[J].高校教育管理,1997(2):58-62. 被引量:1
-
4赵海燕.现代新儒家论“直觉之知”及其意义[J].孔子研究,2016,0(5):146-153.
-
5李胜兰,余健波.朱熹自然学研究百年回顾[J].文史知识,1996(7):114-119. 被引量:1
-
6林合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论直觉方法——以艾思奇与张氏兄弟为中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4(5):17-22. 被引量:1
-
7王天成.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及其可能性[J].长白学刊,1999(4):7-11. 被引量:1
-
8吕有云.谈“言不尽意”及其方法论意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2):36-40.
-
9柴文华,孟昭红.超越的直觉与直觉的超越──梁、熊、贺三先生直觉说研究[J].孔子研究,1994(2):101-105. 被引量:1
-
10刘植强.浅析老子与赫拉克利特哲学思想的异同[J].北京社会科学,1994(4):57-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