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温凉并用”治疗外感热病的认识与临床实践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从温病大家叶天士提出温病与伤寒治法大异之后,温、凉二法各别.因于风寒,只宜辛温;因于风热,只宜辛凉,温、凉之用泾渭分明.但复习文献,更有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对于外感热病,尤其是温病初起表证较盛,采取"温凉并用"之法,多取佳效,现予浅述.
作者
陈建章
机构地区
江西省中医药学校
出处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4年第1期55-56,共2页
Practical Clinic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关键词
温凉并用
外感热病
中医药疗法
病例报告
分类号
R2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0
1
富杭育,周爱香,郭淑英,田甲丽.
桂枝汤对体温双向调节作用机理探讨──对下丘脑5-羟色胺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2):1-4.
被引量:16
2
刘兰林,杨进,倪媛媛.
构建外感热病辨证体系的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1):20-22.
被引量:18
3
富杭育,周爱香,郭淑英.
桂枝汤对体温双向调节作用的机理探讨──对蛙皮素作用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2):99-100.
被引量:24
4
赵国荣,肖碧跃,卢岳华,艾碧琛,陈锡军,谢静,刘克丽,郝晓元.
卫分证与气分证、营分证IL-6、IL-10变化规律对比研究[J]
.新中医,2005,37(6):19-21.
被引量:15
5
赵宇红,申昆玲,刘亚谊,刘春艳,谢正德.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体外实验研究[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5,26(5):571-573.
被引量:23
6
王志洁,黄岐善.
白藜芦醇与黄芪总皂甙合用抗Ⅱ型人疱疹病毒药效分析[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6):80-84.
被引量:7
7
万啟南,李游.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肺炎64例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2):88-90.
被引量:2
8
姜良铎,焦扬.
中医热病学研究展望[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4):2-5.
被引量:12
9
赵铁华,陈四平,杨鹤松,邓淑华,高巍.
黄芩茎叶活性部位抗病毒作用的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6,37(6):544-547.
被引量:24
10
魏民.
吴鞠通三焦辨证辨析[J]
.光明中医,2007,22(1):7-9.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5
1
姜良铎,焦扬.
热病的中医研究述评[J]
.继续医学教育,2006,20(19):8-13.
被引量:1
2
焦扬,姜良铎.
中医热病学的临床研究述评[J]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9):1020-1021.
被引量:1
3
李丰衣,张琳,聂为民,赵敏.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外感热病的研究进展[J]
.传染病信息,2010,23(5):303-308.
被引量:2
4
李帆,罗静,刘学海.
从消炎退热颗粒析外感热病证治古今博约流变[J]
.四川中医,2018,36(9):23-25.
5
赖志云,郑春婷,张劲松,许晓军,杜荣荣.
自拟退热汤加减联合刺血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33例[J]
.中国实用医药,2024,19(15):144-147.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陈燕力,孙利红,黄象安,赵洪杰.
甲型流感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候分析(附65例临床分析)[J]
.北京医学,2012,34(3):193-196.
被引量:1
2
黄莉.
外感发热中医辨治体会[J]
.中国中医急症,2016,25(11):2078-2080.
被引量:4
3
林鸿春,李楠,焦扬,蔡玲玲.
疏风宣肺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风邪犯肺证42例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6,8(15):12-14.
被引量:9
4
谢毅强,桂艺维,王献,刘畅,赵靖宇,刘英莲,李秘,李凯.
中医热病医案分层次导读课程建设探讨——以海南医学院为例[J]
.中医教育,2021,40(3):5-8.
1
王保申,陈清.
感冒证治体会[J]
.吉林中医药,2006,26(5):11-12.
被引量:7
2
李秀翠,吴永顺,王淑梅.
温胆汤的临床应用体会[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7):1724-1725.
3
尤强,张国琼.
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寒热药物配伍临床应用简析[J]
.中医药通报,2011,10(1):12-14.
4
黄君素.
寒热挟杂型咳嗽38例[J]
.新中医,1996,28(S1):99-99.
5
冯晓红.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不寐30例临床体会[J]
.中国伤残医学,2016,0(6):99-100.
被引量:2
6
郝文轩.
斑疹伤寒治法举要[J]
.浙江中医杂志,1990,25(8):342-343.
7
成芬蔚,黄润泽.
浅议五味在《温病条辨》寒凉类方剂中的运用[J]
.中医临床研究,2014,6(5):50-51.
被引量:2
8
王永杰,王宗柱.
《医学心悟》对《伤寒杂病论》理论的发挥[J]
.现代中医药,2006,26(5):61-62.
9
觉民.
禅定之中泾渭分明[J]
.养生大世界(A版),2008(11):49-49.
10
赵永辰.
眩晕证的辨证治疗[J]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5,22(1):38-38.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