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知识基础的企业创新模型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企业创新的本质是企业新知识的产生与应用。在急剧变化的当今市场竞争环境下 ,企业持续不断地创新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惟一源泉。在此基础上 ,本文建立了基于知识的企业创新模型 ,并依据该模型相应提出了如何培育企业创新能力的相关策略原则。
作者
李牧原
佘素丽
机构地区
湘潭大学商学院
出处
《兰州学刊》
2004年第1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企业
创新模型
知识创新
SECI模型
知识转化
知识产生模型
创新能力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062.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6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1
1
慕继丰,张炜,陈方丽.
企业知识的性质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
.经济管理,2002,28(20):16-21.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7
1
Polanyi, 1966, The Tacit Dimension, Gloucestor..Peter Smith.
2
Nonaka, L Takeuchi, H,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Nonaka, L, 1998, Creating Organizational Order Out of Chaos: Self-renewal in Japanese Firms,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Spring.
4
Lundvell, B-A, Johnson, B, 1994, The Learning Economy, Journal of Industry, Studies 1, pp. 23-42.
5
Nelson, Winter,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 Cambridge, Belknap, 1982.
6
Prahalad, Hemel, 1990,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 66,pp.79-91.
7
慕继丰,陈方丽.
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J]
.经济管理,2002,28(2):31-37.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14
1
韩宏华,熊德平.
农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及其培育[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9-14.
被引量:4
2
陈方丽,慕继丰,张炜.
信息技术与企业隐性知识的管理[J]
.科研管理,2004,25(6):28-34.
被引量:3
3
衡朝阳,魏景赋.
分工与知识经济下的企业[J]
.现代经济探讨,2004(10):60-62.
4
韩宏华,熊德平.
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形成[J]
.华东经济管理,2004,18(6):87-90.
被引量:5
5
石杰,刘小宾,赵睿.
知识型企业战略核心问题研究的新观点[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3):51-55.
被引量:1
6
赵文军,谢守美.
虚拟团队中的知识共享动因探析[J]
.情报杂志,2011,30(7):124-129.
被引量:7
7
江新.
基于知识生态的小企业知识创新模型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2(6):55-59.
被引量:9
8
熊胜绪,栾卓珅.
企业技术创新视角下的互补知识整合机制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2014(10):145-149.
被引量:1
9
喻登科,严红玲.
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形成路径:知识资本与组织性格整合视角的解释[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1):122-131.
被引量:15
10
万丛颖.
股东联结网络、网络位置与企业绩效[J]
.财经问题研究,2019,0(9):120-127.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66
1
韩维贺,季绍波.
知识创造过程效果的实证研究——个人和团队层面[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6(z1):942-948.
被引量:11
2
董小英,蒋贵凰,刘倩倩.
知识管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6(z1):956-963.
被引量:26
3
孙永风,李垣.
基于组织内部沟通与整合能力的内外部知识整合与创新[J]
.中国管理科学,2005,13(z1):56-61.
被引量:4
4
高玉荣,尹柳营.
组织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J]
.科学学研究,2004,22(z1):157-161.
被引量:22
5
张素平.
企业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路径研究[J]
.管理工程学报,2009,23(S1):45-48.
被引量:6
6
魏江,许庆瑞.
企业创新能力的概念、结构、度量与评价[J]
.科学管理研究,1995,13(5):50-55.
被引量:68
7
吴勇志,张玲.
知识溢出、转化性学习与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研究[J]
.经济经纬,2015,32(1):108-113.
被引量:8
8
李长玲.
知识供应链及其管理[J]
.情报杂志,2004,23(11):9-11.
被引量:30
9
林山,黄培伦,蓝海林.
基于企业知识理论的组织创新探索[J]
.中国科技论坛,2004(6):37-40.
被引量:2
10
徐瑞平,王丽,陈菊红.
基于知识价值链的企业知识创新动态模式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05,23(4):78-81.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4
1
陈梓展,陈晨,毛宁,陈庆新.
基于企业知识形成过程的会议系统研究[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17(11):187-189.
被引量:3
2
张小娣,赵嵩正,王娟茹.
知识集成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8):71-78.
被引量:6
3
张小娣,赵嵩正.
知识集成能力视角下企业组织结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24(3):66-73.
被引量:6
4
张保仓,任浩.
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提升机理及路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3):1-9.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袁晓征,毛宁,陈庆新,陈晨.
一类经验性知识解释器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9,19(10):242-246.
被引量:3
2
袁晓征.
模具知识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J]
.模具工业,2010,36(9):22-25.
被引量:3
3
胡萍,吴勇.
知识型企业员工知识共享行为作用机理的集成分析框架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4,34(2):124-130.
被引量:7
4
余传鹏,张振刚.
异质知识源对中小微企业管理创新采纳与实施的影响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36(2):92-100.
被引量:17
5
王永贵,马双,杨宏恩.
服务外包中创新能力的测量、提升与绩效影响研究——基于发包与承包双方知识转移视角的分析[J]
.管理世界,2015,31(6):85-98.
被引量:39
6
崔淼,李鑫,苏敬勤.
管理创新研究的国内外对比及其启示[J]
.管理学报,2015,12(7):948-956.
被引量:10
7
邹波,郭津毓,梁媛媛,高晗.
半正式化组织中成员知识共享情境研究[J]
.管理学报,2015,12(7):1082-1087.
被引量:4
8
郭亮,于渤,罗晓光,刘静.
企业技术集成能力的测量与功效[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6,28(3):55-66.
被引量:8
9
张保仓,任浩.
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提升机理及路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3):1-9.
被引量:5
10
张保仓,任浩.
虚拟组织知识资源获取对持续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J]
.管理学报,2018,15(7):1009-1017.
被引量:16
1
叶延红.
理想是创造力的惟一源泉[J]
.全球商业经典,2004(3):100-101.
2
WilliamCohen,陈智文.
10充分利用来之不易的成功[J]
.全球商业经典,2004(21):80-83.
3
WilliamCohen,陈智文.
6保持简单[J]
.全球商业经典,2004(21):68-73.
4
王晓曼.
构建企业知识价值链[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3):30-32.
被引量:2
5
张望军,彭剑锋.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J]
.中国人才,2001(8):21-23.
被引量:6
6
吴光明.
知识决定命运——关于知识管理理论的综述[J]
.经济工作导刊,2003(14):13-15.
7
王锦月.
浅谈知识管理如何在江钻应用[J]
.江汉石油科技,2007,17(3):76-78.
8
柳夏宁.
解析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J]
.科技风,2013(24):100-100.
被引量:4
9
沈建根.
浅谈企业质量知识管理[J]
.冶金标准化与质量,1998,36(7):5-6.
被引量:1
10
WilliamCohen,陈智文.
10大基本策略原则——1集中所有心力投入明确的目标[J]
.全球商业经典,2004(21):54-57.
兰州学刊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