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企业家行为的“金规则”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现代社会中 ,经济的意义越广泛、越深刻 ,企业家的思想和行为就越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企业家对其经济往来行为负责 ,从道德自律的角度而言 ,它不仅仅只是迫于某种经济的、政治的或者社会的压力 ,本质上 ,它应该是企业家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一种自觉的自省追求 ,是一种自觉自愿的人伦责任。本文认为 ,这种责任的一个预制性观念前提就是企业家对企业伦理“金规则”的理解与遵循。
作者
夏湘远
李建华
机构地区
长沙大学政治与法律系
中南大学哲学系
出处
《求索》
CSSCI
2003年第6期163-165,共3页
Seeker
关键词
企业家行为
金规则
诚信
分类号
F272.9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97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6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商务印书馆,1999年.359页,381页.
2
乔治·恩德勒 高国希译.《面向行动的经济伦理学》[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84页.
3
康德著 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7页,第8页.
4
加塔诺·莫斯卡 贾鹤鹏译.《统治阶级》[M].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页467.
5
罗斯特.《黄金法则》.赵稀方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6
约翰·罗尔斯著 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7—8、56页.
共引文献
197
1
梁丽萍.
政党行为与公民行为的双重建构:论政治行为文明建设[J]
.中州学刊,2004(4):19-22.
被引量:1
2
赵玲.
社会主义社会政治道德的基本内涵及其实现途径[J]
.政治学研究,2004(2):42-52.
被引量:12
3
周凡.
论康德道德哲学中的意志概念[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0):39-44.
被引量:3
4
孙君恒,许玲.
责任的伦理意蕴[J]
.哲学动态,2004(9):18-21.
被引量:14
5
何建华.
正义是什么:效用、公平、权利还是美德[J]
.学术月刊,2004,36(10):30-37.
被引量:10
6
刘书明.
是"平等与效率的抉择"不是"公平与效率的抉择"——再论税收原则[J]
.财政研究,2004,20(11):18-21.
被引量:1
7
赵庆杰.
诚信的形上设定与制度供给[J]
.人文杂志,2004(6):29-35.
被引量:1
8
吴克明.
论政府制度行为文明的基本原则[J]
.求索,2004(11):117-118.
9
吴忠民.
公正与社会政策[J]
.理论前沿,2002(7):13-15.
被引量:19
10
魏长领.
市场经济与以德治国的若干思考[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53(3):77-83.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4
1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7.148-149,152.
2
焦斌龙.中国的"经理革命":企业家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3.
3
毛蕴诗.
现代公司理论及其形成背景——兼论企业家与职业经理的区别[J]
.学术研究,2000(1):12-20.
被引量:19
4
杨其静.
财富、企业家才能与最优融资契约安排[J]
.经济研究,2003,38(4):41-50.
被引量:43
引证文献
1
1
焦斌龙,孙杰.
“企业家=古典企业家”观点批判——兼论企业家与经理的关系[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6(3):10-1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信息产业在创新中超速崛起[J]
.瞭望,2002(45):41-42.
2
黄友松,刘东海.
企业家理论认识的现实困惑与超越[J]
.经济与管理,2006,20(1):28-31.
被引量:3
3
鲍慧琼.
企业家识别标准——兼论我国企业家形成的障碍[J]
.晋中学院学报,2006,23(5):41-42.
1
原理.
信用不是小事[J]
.金融博览,2008,0(12X):1-1.
2
李建华,左妙芳.
论企业家人性假设:“经济人”与“道德人”的整合[J]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18(1):6-9.
被引量:2
3
雍少宏,王娟.
企业家行为民族特性理论构想[J]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1):1735-1748.
被引量:3
4
郑晓江.
论死亡焦虑及其消解方式[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2(2):11-18.
被引量:14
5
陈文庆.
灵魂:道德实践主体的建立[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32(2):64-68.
6
黄聘.
道德自我的确证新起点:基于“个人品德”的内涵及意义分析[J]
.理论月刊,2012(7):143-146.
被引量:3
7
阮春晖.
泰州学派“下达伦理”的道德之维[J]
.伦理学研究,2016(5):37-42.
8
李承贵.
二程的佛教观及其思想史意义[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42(3):106-113.
被引量:5
9
朱海林.
自爱与利己:西方德性论与功利论伦理学对立的元点[J]
.兰州学刊,2006(9):20-21.
被引量:2
10
吴灿新.
道德代价本质之略探[J]
.伦理学研究,2014(4):1-5.
求索
200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