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宋之争与清代文笔之辨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清代经学领域中汉学与宋学的矛盾斗争在文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反映就是文笔之辨的重提。以阮元为代表的朴学家们企图通过对“文”、“笔”的区分 ,重新界定文学的性质与范围 ,为骈文争正统。而随着论争的不断展开 ,与汉宋调和论成为经学发展的主流相对应 ,骈散合一论逐渐成为影响晚清散文发展的主导观点。
作者
刘再华
机构地区
湖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求索》
CSSCI
2003年第6期205-208,共4页
Seeker
关键词
汉宋
宋学
文笔之辨
骈散合一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7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25
1
阮元..《拟国史儒林传序》....《揅经室一集》卷二,《丛书集成新编》第69册..,,第167页....
2
阮元..《揅经室一集》卷二,《丛书集成新编》第69册..,,..第167页..
3
阮元..《揅经室集自序》....《揅经室一集》卷首,前揭本..,,..157页..
4
阮元..《冯柳东三家诗异文疏证序》....《揅经室续集》卷一,《丛书集成新编》第69册..,,..第404页..
5
阮元..《论语一贯说》....《揅经室一集》卷二,前揭本..,,..170页..
6
阮元.《文韵说》[A]..《中国近代文论选》(上)[C].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104页.
7
..《揅经室三集》卷二,前揭本..,,..300页..
8
阮元..《文言说》....《揅经室三集》卷二,前揭本..,,..301页..
9
..《文韵说》....《揅经室续集》卷三,前揭本..,,..423页..
10
阮元..《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揅经室三集》卷二,前揭本..,,..301页..
共引文献
11
1
刘绍瑾.
现代化语境下的六朝文学观念[J]
.学术研究,2004(9):116-121.
被引量:1
2
戚学民.
“儒林列传”与“汉学师承”——《汉学师承记》的修撰及汉宋之争[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1):91-103.
被引量:8
3
於梅舫.
《诂经精舍文集》与诂经精舍早期学风[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5):28-32.
被引量:2
4
吕双伟.
论嘉道学风下蒋湘南的骈散观[J]
.民族文学研究,2009,27(4):129-135.
5
蒋寅.
旧学新知:李审言《文选》学的时代意义[J]
.文学遗产,2010(1):104-115.
6
汪涌豪.
“声色”范畴的意义内涵与逻辑定位[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7(3):20-26.
被引量:4
7
李春青.
中国文论中“文统”观念的文化渊源[J]
.文学评论,2011(2):165-171.
被引量:6
8
曹虹.
学术与文学的共生——论仪征派“文言说”的推阐与实践[J]
.文史哲,2012(2):74-80.
被引量:10
9
王法周.
乾隆皇帝及其王朝后三十年的政治文化生态[J]
.史林,2013(4):67-75.
被引量:6
10
王法周.
乾嘉学术对政治的反拨——以凌廷堪、焦循、阮元为中心[J]
.史学月刊,2014(2):31-3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1
1
杨冬.
论圣勃夫和他的传记式批评[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37(1):26-31.
被引量:2
2
易平.
《左传》中的传记体雏形[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0(4):48-55.
被引量:3
3
王瑞芸.
后现代艺术拒绝被归纳——后现代艺术研究笔记之二[J]
.美术观察,2000(10):71-73.
被引量:4
4
龚延明,高明扬.
清代科举八股文的衡文标准[J]
.中国社会科学,2005(4):176-191.
被引量:42
5
刘奕.
清代中期的“文笔说”:产生、发展与演变[J]
.天津社会科学,2006(4):112-116.
被引量:5
6
刘声木.苌楚斋三笔[M].北京:中华书局,1998.
7
王昶.春融堂集[M].续修四库全书(第1438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
张鑑.揅经室文集序[A].冬青馆甲集[M].丛书集成续编(第134册)[Z].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
9
段玉裁.潜研堂文集序[A].锺敬华校点.经韵楼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0
朱锡庚.笥河文集序[A].笥河文集[M].续修四库全书(第1440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引证文献
4
1
於梅舫.
阮元文笔说的发轫与用意[J]
.学术研究,2010(7):99-108.
被引量:4
2
周景崇.
传记体还属于艺术史吗?--从温克尔曼与韦勒克等人对传记体的批评谈起[J]
.文化艺术研究,2021,14(4):102-110.
被引量:1
3
查金萍.
文笔之辨视阈下扬州学派对韩文的接受及影响——以阮元为中心[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2,39(4):19-24.
4
辛明应.
阮元文章学的声音面向[J]
.文史哲,2024(3):34-43.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安东强.
《钦定四书文》编纂的立意及反响[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1):37-47.
被引量:4
2
李裕政.
文笔之辨研究述略[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7(2):43-46.
被引量:2
3
诸雨辰.
不拘骈散 务为有用——梁章钜文论的现实批判[J]
.明清文学与文献,2017(1):66-80.
4
郭英德.
“以经术、文章主持风会”——阮元“文章之学”新诠[J]
.文学评论,2018(6):183-192.
被引量:7
5
周景崇,彭佳俊.
身份、时间、要素——从喜龙仁的视角再讨论《中国园林》对“自然主义”的建构与书写[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3(5):43-50.
被引量:4
1
黄林蒙.
民国之际“文笔之辨”及其文学史意义[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5):55-58.
2
黄林蒙.
民国之际“文笔之辨”及其文学史意义[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5):60-63.
被引量:1
3
高华平.
从“文笔之辨”到重“文”轻“笔”──《诗品》扬谢抑颜原因新解[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35(1):117-123.
被引量:2
4
毛庆.
复兴与创新--试论清代经学对楚辞研究之影响[J]
.江汉论坛,2017(1):79-83.
被引量:3
5
倪奇.
新旧交替中的刘师培[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8):214-215.
6
管莎莎.
南北朝文笔之辨——由重韵到重情[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28(3):29-30.
被引量:1
7
李裕政.
文笔之辨研究述略[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7(2):43-46.
被引量:2
8
范洪杰,宋瑞婷.
阮元“选学”观中的“文笔之辨”问题[J]
.华中人文论丛,2012(2):40-42.
9
王达敏.
论姚鼐与四库馆内汉宋之争[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5):86-95.
被引量:9
10
万书婷.
南朝“文笔之辨”及作家地位之升降[J]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9(6):101-103.
求索
200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