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0期34-36,共3页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45
-
1邓丽明,黄水平,游明忠.高职教育集团的成长路径选择与经济分析[J].企业经济,2004,23(6):103-104. 被引量:14
-
2谢瑗.对企业化、集团化职业技术教育运行机制的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42(4):63-65. 被引量:12
-
3赵志强,林琅藩.发挥各校优势 依托企业经济——北京市西城区组建职教集团初探[J].职教论坛,1995,11(7):44-45. 被引量:10
-
4陈牛则.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构想[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16):10-13. 被引量:27
-
5高卫东.职业教育集团的内涵、类型与功能[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34):8-11. 被引量:104
-
6王明伦,贺文瑾,李德方.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构想——以常州大学城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5,26(19):36-38. 被引量:40
-
7董兆伟,侯维芝,梁艳青.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4):38-40. 被引量:30
-
8刘兰平.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经济学解读[J].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21(6):5-7. 被引量:13
-
9胡月英,蒋德勤.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乡镇经济,2006,22(8):61-64. 被引量:2
-
10林苏.借鉴欧盟合作机制 促进高职教育集团化建设[J].江苏高教,2006(5):17-19.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8
-
1朱久昀,姜炳龙,魏兵.关于组建石油职业教育集团的思考[J].石油教育,2013(1):26-29.
-
2刘伟洋,赵会芝,曹晔.职教集团可持续发展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4):20-25. 被引量:9
-
3王稼伟.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研究与实践——以江苏·发那科数控职业教育集团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3(9):88-89. 被引量:1
-
4鲁雁飞,张文.产学研一体化视野下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职教集团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0(31):48-51. 被引量:3
-
5缪学梅.职业教育集团协同能力管理熵模型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0(3):27-31.
-
6夏金迪.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背景下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通讯世界,2018,25(2):347-348. 被引量:3
-
7赵珂巍.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存在问题解析——以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8(10):36-39. 被引量:1
-
8龚雪.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路径选择:企业主导[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0(18):140-141.
-
1吴伟.职业教育规模经济初探[J].职教论坛,2006,22(03S):54-56.
-
2宗彬花.制造业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江苏省宜兴职业教育为培养制造业技能型人才的实践[J].中国农村教育,2008(12):16-19.
-
3低成本的远程教育策略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2004(05S):76-76.
-
4覃家君.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发展战略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4(1):55-58. 被引量:8
-
5安军.从规模经济看远程教育的优势——访远程教育专家丁兴富教授[J].电子商务世界,2003(6):31-31.
-
6杨柳,夏金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0):26-28. 被引量:8
-
7马玉河,余信理.电大教育规模经济效益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1993(3):21-24.
-
8杨柳,夏金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29):48-49. 被引量:7
-
9陈洁,王改芝,张丹荠.远程高等教育成本效益实证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0(2):99-101. 被引量:4
-
10孙健身,皋古之,林海英.职业院校规模与人力成本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职业,2008,0(8X):1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