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等教育创新与教师教育和师范院校的转型
被引量:
3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中,师范教育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普通高等院校中,高等师范院校亦占有很大的比例。为基础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教师,是我国高等教育所承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职能。因此,教师教育和师范院校的改革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
钟秉林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 校长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4年第1期15-16,共2页
China University Teaching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创新
教师教育
高等师范院校
转型
中国
办学理念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分类号
G650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9
引证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212
同被引文献
149
1
顾明远.
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
.教师教育研究,2006,18(6):3-6.
被引量:296
2
孟宪乐.
专业化视域下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改革[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5):27-29.
被引量:2
3
况红.
构建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的探索[J]
.教育探索,2008(2):39-40.
被引量:10
4
黄崴.
建立以市场为取向的多元开放型教师教育体制[J]
.现代教育论丛,2001(2):15-17.
被引量:10
5
宋德如.
安徽省地方性综合性院校教师教育问题分析[J]
.滁州学院学报,2005,7(3):83-85.
被引量:2
6
肖平.
地方高师院校转型的归因、问题及对策[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20(6):101-104.
被引量:3
7
李建超,尚慧君.
试论重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8(6):52-57.
被引量:3
8
郑师渠.
论高师院校的转型[J]
.教师教育研究,2004,16(1):3-7.
被引量:27
9
黄尧.
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精神 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0(21):8-12.
被引量:9
10
管培俊.
关于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十个观点[J]
.教师教育研究,2004,16(4):3-7.
被引量:79
引证文献
36
1
刘灵燕,李建超,骆腾.
高校教师教育现状与体制创新[J]
.中国高等教育,2004(23):26-27.
被引量:17
2
汪建丰.
高师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型的挑战及其对策[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6(6):106-110.
被引量:4
3
徐天秀,张志勇.
关于网络环境下高等师范院校图书馆用户教育的思考[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05(2):39-41.
被引量:3
4
邱瑰华.
高师院校应用文科发展的“热”与“冷”[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2):151-153.
被引量:1
5
金绪泽.
终身教育引领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轨的剖析[J]
.天中学刊,2005,20(4):124-126.
6
董仁忠.
对新形势下职技高师改革和发展的若干认识[J]
.职教论坛,2005,21(07S):50-53.
被引量:1
7
刘慧阳.
试论高等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转型期的管理制度创新[J]
.甘肃高师学报,2005,10(1):101-103.
被引量:2
8
唐华生,叶怀凡.
对转型时期地方师范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1):70-72.
被引量:6
9
麦茂生.
新型教师教育体系与地方师范院校的转型[J]
.高教论坛,2006(2):25-27.
10
王蕊,李燕临.
高师院校转型中教育技术学科课程建设的思考[J]
.高等理科教育,2006(4):61-6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12
1
唐华生.
地方高师院校服务农村基础教育刍议[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2(11):116-118.
被引量:1
2
章坤.
论大学教师的职业教育素养[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10):169-171.
3
陈红艳,胡伟武.
做好师范类学生教育实习工作的体会[J]
.科技经济市场,2007(9).
4
肖平.
地方高师院校转型的归因、问题及对策[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20(6):101-104.
被引量:3
5
崔凤午,李武成.
构建新型教师教育体系的思考[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21(3):90-92.
被引量:1
6
高洪.
异化与回归:高校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及其应有的意义[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29(5):49-53.
7
孙芳.
教育优先发展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探析[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21):28-29.
8
赵军,刘亚臣,刘丽丽.
新时期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思考[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121-123.
被引量:4
9
高芳.
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探索,2010(12):101-102.
被引量:16
10
蒋璐敏.
丰富教师职前培养中的教育实践反思之内涵的探讨[J]
.教育探索,2012(4):107-108.
被引量:1
1
吴延洲,李景山.
浅谈高等教育创新[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1(3):101-103.
被引量:1
2
朱旻娜.
创新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创新[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S2):271-272.
被引量:1
3
李虹,韩广彬.
论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宁夏党校学报,2010,12(1):91-93.
被引量:4
4
冯涌.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高等教育创新[J]
.社科纵横,2006,21(3).
5
于智华.
论高等教育创新[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5(2):49-51.
被引量:2
6
杨俊英.
试论高等教育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
.教育探索,2007(9):25-26.
被引量:21
7
戴从容.
推进民办高等教育创新的几点思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理论)(中旬),2010,0(7):84-85.
8
邱坤荣.
创新教育与高等教育创新[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7(3):1-3.
被引量:2
9
李娜.
培养高素质小学英语教师应注重的问题[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6):354-355.
10
尹大连.
关于加强高师续本科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J]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18(6):78-81.
中国大学教学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