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9-50,共2页
Contemporary Education Sciences
二级参考文献13
1 向守俊.教师应警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17(1):37-38. 被引量:4
2 Asendorf, J.B.(1993). Beyond temperament:A two-factorial coping mod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 hibition during childhood. In K.H.Rubin & J,Asendorpf(Eds.),Social withdrawal, inhibition, and shyness in :childhood. Hillsdale, NJ:Erlhaum.
3 Baumrind, D.(1971).Current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Monograph, 4(1,Pt.2).
4 Bowlby, J.(1973).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l Attachment. New york:Basic Books.
5 Calkins, S.D.,Fox,,N.A.,et al.(1994). Longitudinal outcomes of behavioral inhibition: Implications for behavior in a peer setting. Unpublished manuscript, University of Maryland.
6 Erikson, M.F., Sroufe, LA.,& Egeland, B.(198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of attchment i and,behavior problems in preschool in a high risk sample In 1.
7 Bretherton & E.Waters (Eds,), Growing points of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4 50(1-2,Serial No, 209), 147-166.
8 钟二杨.中小学教师的品质、行为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J] .心理科学,1997,20(3):252-254. 被引量:14
9 骆伯巍,高亚兵.不同时期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1):42-42. 被引量:36
10 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构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2-19. 被引量:89
共引文献98
1 刘锦秀.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看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J] .现代教育论丛,2004(6):42-45.
2 竺辉.2003年国内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综述[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3):22-25. 被引量:10
3 王晓莉.略论社会变迁时期现代人的心理问题[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1):114-115. 被引量:1
4 王孝红.加强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起心理咨询案例引起的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S1):120-123. 被引量:1
5 董小苹.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心理耐挫力的培养[J] .当代青年研究,1998(6):22-24. 被引量:2
6 樊富珉.社会现代化与人的心理适应[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1(4):45-50. 被引量:55
7 朱晓春,吴大同.成功智力与生涯目标的实现——从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谈起[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36-38. 被引量:3
8 刘一民,王桂欣.健康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4):98-101. 被引量:15
9 向祖强,邢红.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9):87-91. 被引量:10
10 李慧莉,顾永清.初中新生入学适应的发展研究[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22(3):102-105.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67
1 魏贤玉,朱相华,李娇,杨永杰,田玉湘.儿童期虐待对小学生社会能力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3):208-210. 被引量:8
2 李翔,朱相华,李娇.小学生的“小七”人格特点及其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5):534-537. 被引量:8
3 "外来农民工"课题组.珠江三角洲外来农民工状况[J] .中国社会科学,1995(4):92-104. 被引量:59
4 杨海晨,余常红,胡纪泽.社交焦虑障碍生物学研究进展[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9):665-666. 被引量:14
5 吴霓,丁杰,唐以志,方铭琳,秦行音,杨小慧,冉屏.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 .教育研究,2004,25(10):15-18. 被引量:500
6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 .人口研究,2005,29(1):29-36. 被引量:809
7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 .社会学研究,2001(3):63-76. 被引量:1553
8 郭伯良,王燕,张雷.班级环境变量对儿童社会行为与学校适应间关系的影响[J] .心理学报,2005,37(2):233-239. 被引量:68
9 郑淑杰,陈会昌,陈欣银.儿童社会退缩行为影响因素的追踪研究[J] .心理科学,2005,28(4):833-836. 被引量:39
10 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 .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被引量:394
引证文献4
1 邹先云,冯维.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原因与对策[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3(2):105-107. 被引量:7
2 李贵希.关于一个社会交往退缩孩子的个案研究[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2):110-111. 被引量:4
3 胡书兰,王晓莉.儿童社会退缩影响因素及干预方法浅析[J] .才智,2011,0(5):199-200.
4 刘志军.留守经历与退缩型人格——基于新生代外来工的实证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40(3):40-5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4
1 胡宓,蔡太生.自我意识及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关系[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3):292-293. 被引量:18
2 仝忠莉.5岁~6岁幼儿社会退缩行为与自我意识关系的研究[J]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2011(6):8-10. 被引量:1
3 胡云聪.新时期农村青年家长家庭教育问题研究——从一个失宠女童的心理变化管窥之[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12(2):120-122. 被引量:1
4 刘伟.关于儿童社会性退缩的研究综述[J] .考试周刊,2011(92):215-216. 被引量:2
5 刘文博.5岁儿童社会退缩问题个案分析[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6(1):81-83.
6 李立.幼儿园课程促进儿童发展的认识与思考--观摩一次音乐教育活动的启示[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5):201-201.
7 栾文娣.独二代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个案研究[J] .世纪桥,2015(12):53-54.
8 吴梅花.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因素、发展规律及干预分析[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0(9):14-16. 被引量:1
9 吴美玲.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成因与干预浅探[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S1):181-182. 被引量:2
10 董丽芳,陈小娟,郭峰.浅探儿童不能和伙伴同玩的现象及防治[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8,0(2):148-148.
1 靳兰友.走进学生的心里[J] .新课程(下),2007,0(7):15-16.
2 陈道明.现代青少年学生退缩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探析[J] .教育探索,2005(6):106-107. 被引量:2
3 沈洁.心灵的呼喊——关注有退缩性行为的儿童[J] .幼儿教学研究,2008(3):49-49.
4 任履冰.心病还需“心”来医——学生退缩性行为矫正案例[J]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5(6):27-28.
5 王爱玲.数学探究学习的理论探源与现代背景[J] .菏泽学院学报,2007,29(2):127-130.
6 张瑰萍.自信心不足幼儿矫正及辅导的个案研究[J] .浙江教育科学,2003(6):61-63.
7 丁术,罗婷.品德不良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矫正[J] .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学报,2005(2):19-22.
8 柳明,卞传秀.谈优等生的品质缺失及其矫正[J] .小学德育,2003(23):36-37.
9 陈玲芬.初中生自卑心理的产生和矫正[J] .教育现代化,2003(1):55-55.
10 孙许陆.中职新生的矛盾心理及矫正[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1):133-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