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9-144,共6页
Studies in Law and Business
同被引文献11
-
1刘进.浅谈劳务派遣中劳务人员的权益保护[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04,0(10):13-13. 被引量:4
-
2苗剑东.维护“劳务派遣”职工权益不容忽视[J].中国工运,2004,0(5):41-41. 被引量:1
-
3关怀.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制——纪念《劳动法》颁布10周年[J].法学杂志,2004,25(6):50-52. 被引量:6
-
4何小勇.对劳务派遣的法律思考[J].中国劳动,2004(11):57-58. 被引量:9
-
5刘庆唐.多渠道扩大就业——关于发展劳务派遣企业的几个问题[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0(2):7-9. 被引量:3
-
6刻捷,剑骅.组建下岗职工劳务派遣公司探析[J].当代经济,1998(5):11-11. 被引量:2
-
7张磊.劳务派遣: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J].价格月刊,2002(8):18-19. 被引量:2
-
8李天国.对日本劳务派遣法制定过程的考察[J].中国劳动,2002(10):71-73. 被引量:24
-
9范舟平.企业劳动关系运行的新特点及其法律调整[J].管理观察,2004,0(5):29-32. 被引量:1
-
10何灵芝.关于组建劳务派遣公司安置下岗职工之我见[J].经济师,2003(2):270-27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5
-
1吴宏洛,陈月生.劳务派遣:规范与发展[J].东南学术,2007(2):122-128. 被引量:31
-
2张举国.劳务派遣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经济,2008,17(22):70-72. 被引量:6
-
3李丹丹,魏壮.劳务派遣制度法律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8):187-188. 被引量:1
-
4余培源.基于《劳动合同法》下的劳务派遣问题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1):17-18. 被引量:12
-
5刘海霞,范文光.浅谈目前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策略[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2):104-105. 被引量:3
-
6俞晓婷.论我国劳务派遣的现状和完善[J].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2):229-230. 被引量:13
-
7付饶.论对外劳务输出的功能与前景--以河南省新县为例[J].调研世界,2009(10):48-49.
-
8谭世强.对我国劳务派遣机构的立法规制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1,26(4):4-6. 被引量:1
-
9杨明海,鹿静.我国人才派遣模式创新与三方关系协调管理[J].山东经济,2011,27(4):59-63.
-
10程丽.劳务派遣中的劳动合同管理变革趋势[J].投资与创业,2013(1):246-247.
-
1刘畅.进一步加快完善劳动保障法律制度步伐——访劳动保障部法制司司长闫宝卿[J].中国劳动,2005(2):12-13.
-
2海丽娜.司法所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定期学习[J].法治人生,2014(1):63-63.
-
3董保华.劳动权与三种本位观[J].中国劳动,2004(1):22-25. 被引量:9
-
4冀秉峰.认真落实执政为民要求 切实做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督查工作[J].内蒙古工作,2004(5):30-31.
-
5李敏.新《职业病防治法》多面观 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保障法教授黎建飞[J].中国审判,2012(2):54-57. 被引量:1
-
6谷鑫鑫.试论我国劳动保障法律制度之完善[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6):20-23.
-
7张景华.《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为劳动者撑腰[J].重庆工运,2005(5):39-41.
-
8时事政策[J].工会博览,2002,0(13):56-59.
-
9张建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体系及其法的位阶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3,22(17):79-80. 被引量:2
-
10胡国宝.遭遇工伤后,你该怎么办——解读《工伤保险条例》[J].江淮法治,2004(1):2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