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学自由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4-98,共5页
Literature Talks
同被引文献20
-
1黄发有,邵燕君,何言宏.艰难的“当代史叙述”——“新世纪文学反思录”之三[J].上海文学,2011(3):107-112. 被引量:2
-
2卢翎.逼近历史的真相——关于杨显惠的“夹边沟”系列小说[J].小说评论,2002(4):57-59. 被引量:7
-
3凤群.历史的还原与超越——读杨显惠“夹边沟”系列小说[J].文艺争鸣,2004(6):49-52. 被引量:7
-
4王庆福.口述历史:一种纪录片类型[J].电视研究,2005(7):70-71. 被引量:7
-
5桑迪.弗利特曼-刘易斯,侯维雅.纪录无法表达的内容——阿仑·雷乃《夜与雾》中的恐怖与记忆[J].世界电影,2005(4):141-156. 被引量:4
-
6陈冲.历史的细节和由细节拼接的历史——读《定西孤儿院纪事》[J].南方文坛,2007(6):78-81. 被引量:7
-
7马斯洛(Maslow,A.H.)著,许金声,程朝翔.动机与人格[M]华夏出版社,1987.
-
8杨显惠,邵燕君.文学,作为一种证言——杨显惠访谈录[J].上海文学,2009(12):91-96. 被引量:11
-
9党艺峰.一个远离当下生活的当代作家:杨显惠论[J].小说评论,2010(2):76-79. 被引量:5
-
10张文东.“非虚构”写作:新的文学可能性?——从《人民文学》的“非虚构”说起[J].文艺争鸣,2011(2):43-47. 被引量:69
-
1姚国军.错步上演的历史谬误——论杨显惠《告别夹边沟》对历史的反思意义[J].山东文学,2006(12):52-53. 被引量:1
-
2杨显惠主要作品目录[J].小说评论,2012(1):86-86.
-
3付沙沙.一次虚拟的回归之旅--从《长恨歌》看王安忆的怀旧情结[J].群文天地,2009(9):70-71.
-
4习习.《上海女人》和 《山东女人》[J].档案,2004,0(3):17-18.
-
5雷达.雷达专栏:长篇小说笔记[J].小说评论,2005(6):4-6.
-
6王兵.良知、责任与文学的真实性[J].南方人物周刊,2012(13):109-109.
-
7徐莹.一个圆的两种不同画法——关于尹雪艳和王琦瑶的断想[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5,0(12):301-302.
-
8王雅静.透过《长恨歌》解读上海文化的传统性与特色性[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2(9):130-130.
-
9李琳韵.让人尴尬的上海男人[J].祝你幸福(午后),2014(4):64-64.
-
10马海龙.上海“小气”风尚[J].东西南北,2008,0(2):7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