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称的虚拟历史——评《中国一九五七》
被引量:1
出处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61,共4页
参考文献3
-
1尤凤伟:<中国一九五七>,第16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
2.同上[Z].,..
-
3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第86页,白春仁,晓河等译,河水教育出版社,1998年
共引文献33
-
1金志焕.战后初期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性质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25(4):81-88. 被引量:1
-
2王正毅.世界知识权力结构与中国社会科学知识谱系的建构[J].国际观察,2005(1):30-34. 被引量:6
-
3谭再文.“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理论思考[J].国际观察,2005(1):68-73. 被引量:5
-
4陈凤英.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扩张期——兼论油价对世界经济影响的弱化[J].国际石油经济,2005,13(6):9-13. 被引量:2
-
5刘林元,聂资鲁.论马歇尔计划的战略眼光[J].学术界,2005(4):69-82. 被引量:2
-
6刘大生.Civil权利究竟是什么权利——兼与郑贤君教授商榷[J].学术界,2005(4):118-123.
-
7窦立夫.论科学发展观条件下地方政府理念建设[J].学术界,2005(4):153-158.
-
8许婉璞.试述民国时期启蒙与救亡背景下的编辑出版活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4):153-157.
-
9刘星.论顾恺之的绘画思想为非“以形写神”论[J].美术观察,2005(7):81-83. 被引量:3
-
10钟颖.再论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J].新闻知识,2004(2):36-38.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3
-
1尤凤伟.中国一九五七[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242.
-
2谢有顺.中国一九五七的生与死[J].当代作家评论,2001,(3):31.
-
3吴义勤.艺术的反思与反思的艺术[J].当代作家评论,2004,(9).
-
1尤凤伟:《中国一九五七》[J].当代作家评论,2000(5):123-123.
-
2韩毓海.“我没意见”[J].当代作家评论,2002(2):156-157.
-
3徐红妍.历史·个人·人性——评尤凤伟的《中国一九五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9(4):76-77.
-
4吴洪森.道义起诉状——读长篇小说《中国一九五七》[J].当代作家评论,2001(1):12-14.
-
5刘苏里.中国一九五七[J].当代作家评论,2002(2):156-156.
-
6张远山,周泽雄.文论下载(038-049)--齐人物论(续五)[J].当代作家评论,2003(4):155-156.
-
7江丽丽.超越修辞的隐喻——尤凤伟长篇小说《中国一九五七》的文本解读[J].商情,2014(2):331-332.
-
8张运全,黄婧.民族成长的反思:在历史与现实之间[J].青春岁月,2013,0(20):70-70.
-
9尤凤伟.真诚能够走多远──《中国一九五七》题内题外谈[J].当代作家评论,2000(5):62-65. 被引量:10
-
10孙韧.《中国一九五七》(长篇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2001(1):59-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