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合作经济》
2004年第2期36-37,共2页
China Co-Operation Economy
同被引文献12
-
1胡胜德,郭翔宇.试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条件[J].中国合作经济,2005(6):88-90. 被引量:14
-
2梅德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中的政府职能[J].江汉论坛,2005(8):16-19. 被引量:11
-
3龚诚,任大鹏.从国际经验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立法[J].农村经济,2006(2):127-129. 被引量:5
-
4王新利,李世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28(3):15-19. 被引量:30
-
5赵慧峰,李彤.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外部经济行为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8,22(2):58-61. 被引量:2
-
6黄祖辉,徐旭初,冯冠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2(3):13-21. 被引量:423
-
7应瑞瑶,何军.中国农业合作社立法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2,23(7):2-7. 被引量:103
-
8张晓山.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03,13(2):8-9. 被引量:29
-
9黄祖辉,徐旭初.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J].农业经济问题,2003,24(5):41-45. 被引量:81
-
10孙亚范.现阶段我国农民合作需求与意愿的实证研究和启示——对江苏农户的实证调查与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3(1):206-208. 被引量:100
二级引证文献9
-
1王文青,乔立娟.基于模糊DEA模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运营效率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1):2700-2704.
-
2李定珍.中国农民进市场:机制和对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2,19(1):12-15.
-
3赵雪枝.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策略——湖南省湘潭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调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0):4-6.
-
4赵雪枝.湖南省湘潭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34):50-51.
-
5魏丽莉.我国农民合作社的研究现状述评与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5):12700-12703. 被引量:4
-
6徐莉莉,严云.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国内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6):448-451. 被引量:4
-
7余粮红,王炎,霍宁.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制约因素探析[J].南方农业,2017,11(3):69-70. 被引量:2
-
8陈杉,聂婴智,吴霁.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念的历史考查与理论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3):64-69. 被引量:3
-
9徐子荐,李桂琦,韩晓丽.经济新常态下农民收入增长趋势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3).
-
1赵波,刘永钧.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J].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3(11):36-37.
-
2吕艳君.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 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J].河北经济研究,2003(9):31-32.
-
3县文涛,董显儒.基层社是农村合作经济的“伟大酵母”[J].中国合作经济,2005(1):50-51.
-
4周声涛.发展供销合作经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学习与研究,2006(9):22-25.
-
5数字[J].绿色中国,2011(21):7-7.
-
6饶水.一条服务“三农”的新路子——重庆开县供销社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的实践[J].中国合作经济,2004(5):18-19.
-
7黄树芬.农村合作经济发展设想[J].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1(4):21-21.
-
8袁卫,陆卫东.“三位一体”兴“三农”[J].今日浙江,2016,0(15):40-41.
-
9招远市供销合作社兴办专业合作组织 创新合作经济机制[J].中国合作经济,2004(4):57-57.
-
10吕德彬.供销社应当成为农村合作经济的主力军[J].中国合作经济,2005(2):2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