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论坛》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57-157,共1页
Economic Forum
同被引文献8
-
1张祥明.宽容:庄子的认识论精神[J].齐鲁学刊,1998(6):96-99. 被引量:8
-
2[8]周士琳.你我他--现代人际爻系[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87:160.
-
3[12]李晓安,阮俊杰.信用规制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
4[德]迪特尔·梅迪库斯 邵建东译.德国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
5(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PeterKoslowski)著,孙瑜.伦理经济学原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
6谢维雁.宪政与公民社会[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9(6):59-66. 被引量:19
-
7罗明空.谈经济自由与诚信约束[J].商业时代,2004(3):60-61. 被引量:3
-
8程东峰.诚信,中华民族的道德底蕴[J].皖西学院学报,2004,20(1):5-8. 被引量:2
-
1卫兴华,焦斌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诚信[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3(10):4-10. 被引量:1
-
2杜可.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建设[J].集团经济研究,2007(10Z):352-353.
-
3李永光,陈建.经济建设中诚信缺失现象的原因探析[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5(10):34-34.
-
4李琳.诚信之我见[J].现代企业,2005(12):53-54.
-
5曹蓉.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及重构[J].党政干部论坛,2005(10):38-39.
-
6陈旭.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诚信缺失的原因[J].商,2016,0(31):70-70. 被引量:1
-
7张彩娟.倡导诚信原则 规范市场秩序[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5(4):26-27.
-
8隋维林,王国银,杨延杰.诚信的非正式经济制度分析[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4):47-50.
-
9徐晓玉.和谐社会的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探析[J].法制与经济,2008,17(8):108-109. 被引量:1
-
10王琦,孔德兰.诚信缺失的理论分析与治理对策[J].上海金融,2004(3):53-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