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溶剂在亲核取代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根据教学实践 ,结合当前国内外关于该方面的教学、科研成果 ,就各种溶剂在亲核取代反应中的作用加以讨论。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亲核取代反应理论的理解和较为深入的认识 ,将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
范少华
崔玉民
机构地区
阜阳师范学院化学系
出处
《化学教育》
CAS
2004年第2期53-56,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2 0 0 1kj184)
关键词
有机化学教学
亲核取代反应
质子性溶剂
非质子性溶剂
亲核试剂
分类号
O621.2 [理学—有机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8
1
朱思成,邹志琛,官景渠,傅金民,孙学振.
增产胺的合成与应用[J]
.精细化工,1996,13(2):40-42.
被引量:9
2
曾昭琼.有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
Ralph J. Fessenden University of Montana and Joan S.Fessenden.Organic Chemistry.Boston:Willard Grant Press,1979:206
4
March J.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2nd. 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 ,1977:336
5
Heiszwolf G J,Kloosterziel H. Recl.Trav. Chim. Pays-Bas,1970,89:1153,1217
6
Neble W J,Morris F.J. Org. Chem.1969,34:1969
7
李久盛,詹威强,饶文琦,任天辉,王大璞.
三聚氯氰与N,N—二烷基荒氨酸钠盐的取代反应研究[J]
.有机化学,2001,21(10):759-762.
被引量:5
8
程存归,孔黎春.
2-二乙氨基乙基-4-甲苯基醚的合成研究[J]
.化学试剂,2001,23(1):49-50.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刘天麟,王中文,李正名.
增产胺及其类似物的合成研究[J]
.精细化工,1994,11(5):35-38.
被引量:8
2
程存归,杨智材,陈良.
溴醚菊酯的合成研究[J]
.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8(1):41-44.
被引量:1
3
Zhang S F,合成润滑剂,1998年,2卷,15期,24页
4
Ren T H,Wear,1994年,173卷,167页
5
Ren T H,摩擦学学报,1994年,14卷,370页
6
石程,程存归,陶生龙,柳俊杰,王海霞,李晓爱,徐美珠,周丹红.
Williamson反应合成β-萘乙醚的研究[J]
.湖南化工,1999,29(1):24-25.
被引量:8
7
司宗兴,刘尚钟.
增产胺的合成研究[J]
.农药,1992,31(1):13-13.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34
1
张宝田.
有机化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4):302-304.
2
杨道虹,徐晨,沈光地.
乙二醇辅助多层硅/硅直接键合[J]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2005,26(2):395-398.
被引量:2
3
王佩华.
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法的几个教学问题[J]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1):75-78.
被引量:3
4
李北罡,徐锋,郭博书.
黄河泥沙与Pb(Ⅱ)、Cu(Ⅱ)、Cd(Ⅱ)界面相互作用的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5,34(1):59-62.
被引量:2
5
王佩华.
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法若干问题讨论[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1):58-62.
被引量:2
6
王佩华.
学生学习有机化学时易犯的错误[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21(2):80-83.
7
崔玉民.
联想比较教学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应用[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2):64-67.
被引量:3
8
叶红.
化学实验教学与化学实验绿色化[J]
.药学教育,2005,21(4):44-46.
被引量:5
9
王家柱,马敏,于清江,王士军.
对人教社2004版高中化学教材的几点商榷(上)[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5(11):73-74.
10
赵少琼.
羰基保护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1(5):58-6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31
1
周仕东,郑长龙.
科学探究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J]
.化学教育,2004,25(10):27-29.
被引量:17
2
李善吉.
浅谈有机化学中的溶剂问题[J]
.广东化工,2004,31(5):6-7.
被引量:1
3
忻志鸣,周晓明.
雷尼替丁的新用途[J]
.安徽医药,1997,1(1):29-30.
被引量:1
4
郭秀彬,张云堂,刘青春.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侧三含量[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31(8):8-9.
被引量:1
5
贾正桂.
1,1-二甲硫基-2-硝基乙烯的合成[J]
.四川化工,2005,8(6):10-13.
被引量:1
6
朱思成,邹志琛,官景渠,傅金民,孙学振.
增产胺的合成与应用[J]
.精细化工,1996,13(2):40-42.
被引量:9
7
曾昭琼.有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8
徐晓英.浅谈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J].化学教育,1996,(7):16-17.
9
Ootsuka Y,Morita H,Mori H.JP:07157465,1993-12-03.
10
Deshmukh A,Subhan B,Baburao M.IN:172604,1989-01-03.
引证文献
8
1
崔玉民.
联想比较教学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应用[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2):64-67.
被引量:3
2
崔玉民.
两可亲核试剂在亲核取代反应中的作用[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4):54-58.
被引量:1
3
崔玉民,范少华.
构建探究式有机化学教学法[J]
.化学教育,2006,27(3):24-26.
被引量:17
4
张向彬,李亚卿,刘方方,曹亚琼.
N-甲基-1-甲硫基-2-硝基乙烯胺的合成新工艺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20(4):507-510.
被引量:1
5
颜志明,潘英明.
有机化学中S_N2,S_N1,E2,E1反应的相互竞争关系[J]
.化学教育,2014,35(6):27-31.
6
陈明君,傅杨武,周群英.
有关亲核取代反应和β—消去反应的教学思考[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30(3):134-137.
7
刘启蒙,刘夏雯,吴波,戴丽军,黄珺珺.
萘哌地尔对映异构体的合成工艺优化[J]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19,35(3):347-351.
8
孙忠祥.
浅析有机化学中的溶剂效应[J]
.新智慧,2017,0(9):77-79.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王占岳.
对转型期医学有机化学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
.西北医学教育,2007,15(3):510-512.
被引量:3
2
王丰.
浅谈《有机化学》教学经验和体会[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7,16(4):57-59.
被引量:1
3
范薇.
问题发现式教学法在《无机化学》课程中的应用[J]
.开封大学学报,2008,22(1):72-73.
被引量:7
4
涂海洋,杨光富,张爱东.
双语有机化学研究型教学的探索[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4):22-24.
被引量:5
5
徐光年.
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教学方法探讨[J]
.广州化工,2010,38(4):235-236.
被引量:1
6
王广慧,于冬梅,侯林.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科技信息,2010(8):215-216.
被引量:5
7
崔玉民,苗慧,张文保,陶栋梁.
以科研促教学,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J]
.化工高等教育,2010,27(4):61-62.
被引量:19
8
王广慧,于冬梅,侯林.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9):184-184.
被引量:1
9
王广慧.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有机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
.科技信息,2010(26):20-20.
10
王永忠,崔玉民,陶栋梁.
浅谈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教学指导方法[J]
.中国科技博览,2010(35):175-176.
1
王文娟,张波,贾逸民,张威威,李汶卓,黄金定,冯燕.
两种新型芴类Schiff碱的合成及其溶剂效应和聚集诱导发光性质[J]
.合成化学,2016,24(6):473-477.
被引量:1
2
林尚安.
高分子合成反应理论与合成方法[J]
.国际学术动态,1992(4):63-65.
3
陈艳丽.
卟啉、酞菁化合物荧光量子产率的溶剂效应[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2(2):167-169.
4
乔丽云.
具有对环境双发射光学性质的金属Ru(Ⅱ)配合物[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3,39(8):39-40.
5
潘一兵.
金属卟啉配合物对O_2^-产生具有电催化活性的研究[J]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7(4):356-358.
6
周俊,邓克俭.
一种新的氨基硫脲类阴离子受体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J]
.广州化工,2012,40(8):65-67.
7
杨生贵.
关于溴乙烷取代反应的实验探究[J]
.化学教学,2014,0(11):53-55.
被引量:3
8
汪玲玲,刘月明,张海娇,吴海虹,蒋咏文,吴鹏,何鸣元.
Ti-MWW催化烯丙基氯环氧化高效合成环氧氯丙烷[J]
.催化学报,2006,27(8):656-658.
被引量:14
9
李磊,刘鹏,郑银萍,郑旭明.
2-环己烯酮紫外光谱及其溶剂效应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0(1):109-113.
10
陈晓靓,罗世霞,廖莉玲,朱淮武,杨江艳.
降冰片烯桥联双酰胺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11,23(3):313-316.
化学教育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