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
2003年第9期75-77,共3页
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基金
河北省社科联2002年度立项研究课题
同被引文献51
-
1欧阳江林.新时期农村治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法学,2000(3):76-77. 被引量:2
-
2贺雪峰.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J].政治学研究,2000(3):61-69. 被引量:504
-
3刘筱红,陈琼.村庄权力系统中女村官地位的类型分析——基于江西三个村的实证调查[J].妇女研究论丛,2005(1):19-22. 被引量:9
-
4吴海燕.正确处理农村社会矛盾与构建新农村和谐社会[J].求实,2006(10):86-88. 被引量:6
-
5邱云生,王晓红.新农村建设: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J].农村经济,2007(2):10-12. 被引量:19
-
6任杰.全国百名女村官调查报告:社会性别的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07(4):97-100. 被引量:14
-
7张绪珠,白志礼,谭江蓉.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干部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2007(3):111-113. 被引量:23
-
8.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R].人民出版社,2002.p 19.
-
9中国行政管理编辑部.必须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J].中国行政管理,2003,(1).
-
10陈福英.性别棱镜透视下的女村官政治参与——基于福建省的实证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12):11-1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4
-
1伊全胜.论二元经济技术结构与“三农问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43-44.
-
2韩凤然,李秀双.新时期农村社会治安治理机制建设的思考[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6(1):69-71.
-
3赵颖霞,张绍云,周雪玲.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发展面临的瓶颈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242-8243.
-
4袁迎春,纪军令,杜沙沙.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社会矛盾治理——基于陕西女村干部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9,33(1):5-11.
-
1李文学.农业产业化经营与解决农民问题的关系[J].农村经营管理,1997,0(10):30-31.
-
2忽加凤.谈谈如何增加农民收入[J].云南农村经济,2008(3):94-95.
-
3刘光.安徽健全综治委成员单位联系点制度[J].长安,2010(1):50-50.
-
4魏志军.对石油企业综合治理的几点思考[J].企业导报,2011(5):72-72. 被引量:1
-
5马素琴.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分析[J].科学时代,2008,0(5):54-56.
-
6刘进.黔南州国有林场林权纠纷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贵州林业科技,2010,38(1):61-64. 被引量:7
-
7兰英山,李合堂.新形势下农村若干社会矛盾的产生及其化解[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6):67-70. 被引量:1
-
8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和管理工作三大亮点[J].宁波经济丛刊,2006(4).
-
9宋华.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探索与思考——以郑州市为例[J].现代营销(下),2012(12):135-136.
-
10邵远平.区域综治联防保社区平安[J].乡镇论坛,2015,0(20):4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