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船山学刊》
2003年第4期82-87,共6页
Chuanshan Journal
同被引文献26
-
1陈先枢.试论湖湘学风的特征[J].湖南社会科学,1997(2):61-64. 被引量:3
-
2吕良海.魏源向西方学习问题的探讨——兼与侯外庐同志商榷[J].近代史研究,1980(2):239-255. 被引量:7
-
3章鸣九.《瀛环志略》与《海国图志》比较研究[J].近代史研究,1992(1):68-81. 被引量:12
-
4大谷敏夫,胡修之.《海国图志》对“幕末”日本的影响[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5(6):51-58. 被引量:14
-
5李存朴.魏源的《海国图志》与日本的《海图国志》时代[J].安徽史学,2002(2):32-35. 被引量:9
-
6王发志,刘汉东.从《海国图志》看魏源西洋观的局限性[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1):92-93. 被引量:3
-
7罗立东.中国西学与日本近代化[J].甘肃社会科学,2007(3):123-126. 被引量:2
-
8[1][6][7][8][9][10][11][12][13][19][22][23][24][25][26]魏源.海国图志 [M].李巨澜评注.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9.
-
9[14]魏源.海国图志(卷十四) [M].
-
10[15]魏源.海国图志(卷六十一) [M].
二级引证文献6
-
1李斌,余滔,彭楚才,罗华.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现实挑战与推进路径[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10):97-98. 被引量:2
-
2黄媛.论《海国图志》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作用[J].黑龙江史志,2014(17):14-15.
-
3袁胜昔.魏源《海国图志》对英国的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84-86.
-
4陈鹏.魏源对外思想的再认识——以《海国图志》为中心[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4-7. 被引量:2
-
5邹超荣.美学视角下湖湘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融入与路径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3(8):185-187. 被引量:1
-
6邓静.湖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生活的实践创新[J].经济师,2023(6):217-218.
-
1兰青青.《史记》中西汉开国功臣命运初探[J].魅力中国,2010,0(12X):205-205.
-
2王建伟.“废除”还是“修改”——五卅时期关于“不平等条约”问题的论争[J].学术研究,2009(11):123-128. 被引量:2
-
3张雪松.暴君有理想:杨广为大运河落下千古骂名[J].当代人(下半月),2011(12):37-40.
-
4彭亮,李永安.长沙会战 岳麓见证[J].风景名胜,2005,0(8):84-87.
-
5唇亡齿寒《吕氏春秋》[J].雪花,2012(10):59-59.
-
6唇亡齿寒[J].阅读与作文(英语初中版),2010(7):12-12.
-
7“唇亡齿寒”的来历[J].乡村科技,2010(8):44-44.
-
8唇亡齿寒[J].优秀作文选评(小学版),2008(7):70-70.
-
9董璇.唇亡齿寒[J].开心学作文,2012(10):23-23.
-
10唇亡齿寒[J].中学生(初中作文版),2016,0(5):1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