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宋兼容与曾国藩的古文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提倡汉学与宋学兼容互补的代表人物,其古文理论体系的建构以桐城派的传统文论为基础,以宋学讲求的义理为中心,注重经济,兼采汉学,主张以精确之训诂作古茂之文章,认为古文之道与骈体相通,具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特点。
作者
刘再华
机构地区
湖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船山学刊》
2003年第4期60-64,共5页
Chuanshan Journal
关键词
曾国藩
古文理论
桐城派
骈体
经学思想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陈子展撰徐志啸导读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M].
1
朱颖原.
试论《木兰诗》的文化精神[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1):57-59.
被引量:1
2
曾光光.
桐城派与汉学关系辨析[J]
.贵州文史丛刊,2006(3):41-45.
被引量:2
3
吴强.
论方东树文学鉴赏观[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5(5):94-98.
被引量:1
4
曾光光.
桐城派与清代学术流变[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2):58-64.
被引量:4
5
陈建森.
张九龄的文化价值取向与诗歌的美学追求[J]
.文学遗产,2001(4):41-50.
被引量:9
6
卢佑诚.
方苞与颜李学派[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4):53-57.
被引量:2
7
常森.
论《诗经》汉宋之学的异同[J]
.文史哲,1999(4):46-51.
被引量:1
8
吴彩亚.
清新而执著的雏菊──论《黛西·米勒》中的黛西形象[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6):11-14.
被引量:8
9
唐元.
后经典时代的往昔与后传记时代的困惑[J]
.天中学刊,2013,28(6):89-93.
10
梁结玲.
乾嘉骈文复兴与时代学术关系论辨[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2):99-102.
船山学刊
200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