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人生宿命的解剖与探询——刘恒小说的宿命观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最沉重的负担压的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①生存之重是刘恒的作品永远关注的。在他笔下,生活是阴郁的,沉重的,有时甚至是了无生趣的。刘恒作品中的人物活着便是不断地与自然本能,生存本能,与人自身固有的弱点、缺陷相抗衡,此外,他们还不得不面对一个永远也不可能与自身合拍和谐的外在世界。
作者
胡璟
出处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20,29-35,共8页
关键词
刘恒
小说
人生宿命
人生悲剧
艺术风格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5
1
薛南.
直面惨淡的人生——刘恒解读[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22(1):8-10.
被引量:4
2
昌切.
无力而必须承受的生存之重──刘恒的启蒙叙述[J]
.文学评论,1999(2):104-110.
被引量:15
3
孙郁.
刘恒和他的文化隐喻[J]
.当代作家评论,1994(3):80-83.
被引量:16
4
张颐武.
最后的寓言——刘恒的《苍河白日梦》读解[J]
.当代作家评论,1993(5):85-91.
被引量:2
5
於可训.
池莉论[J]
.当代作家评论,1992(5):54-62.
被引量:22
6
吴方.
勘探者与勘探者的故事——刘恒及其小说世界[J]
.当代作家评论,1990(3):14-19.
被引量:7
7
戴锦华.
池莉:神圣的烦恼人生[J]
.文学评论,1995(6):50-61.
被引量:74
8
吴文薇.
论池莉小说的叙述话语[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8(1):54-59.
被引量:5
9
赵慧静.
粮食的欢乐、辛酸和荒诞——论刘恒的《狗日的粮食》[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3):173-173.
被引量:1
10
沈梦瀛.
刘恒的残酷:透视自然本能[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1(4):32-3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7
1
吉咸乐.
刘恒研究述评[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210-213.
2
陶春军.
生存困境的两种叙写——刘恒与池莉作品比较研究[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3):42-47.
被引量:1
3
黎安康.
无可奈何的选择——刘恒作品中的死亡意象[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22(1):56-60.
4
王辰汐,杨红旗.
被书写的悲剧——试论《狗日的粮食》的悲剧生成[J]
.文学界(理论版),2012(4):18-19.
被引量:2
5
刘艳宗.
对一个精神分析文本的解读——论《虚证》中郭普云的精神实症[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1(7):72-75.
6
程丽英.
论刘恒笔下人物殊途同归的宿命结局[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1):62-62.
7
李莉.
刘恒研究的误区[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3):226-23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陶春军.
对知识分子话语权缺失的忧思——张者小说《桃李》解读[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5):51-56.
被引量:1
2
艾亚南.
试析《狗日的粮食》对生命本能的展现[J]
.邢台学院学报,2014,29(3):127-128.
3
程小强.
禁忌、耻辱与恢复——曹杏花复论[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5(3):103-109.
1
薛南.
直面惨淡的人生——刘恒解读[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22(1):8-10.
被引量:4
2
李玲玲.
斑斓一季[J]
.躬耕,2005,0(12):10-10.
3
黎安康.
宿命与孤独——论刘恒小说中的两种精神现象[J]
.文学界(理论版),2011(12):40-42.
被引量:1
4
王行水.
弯路[J]
.辽河,2006(7):62-63.
5
高鹏程.
“仰天长笑”后的辛酸——不变的刘恒风格[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20(2):4-5.
6
王丽丽.
浅谈林黛玉性格形成之因[J]
.新丝路(下旬),2015(17):94-95.
7
孙淼.
迷失中的反抗与回归[J]
.文学教育,2011(4):86-87.
8
林华章.
抒情诗五首[J]
.青年文学,2009,0(24):105-106.
9
郑乃勇.
论刘恒小说的文化意识[J]
.小说评论,2010(2):80-84.
10
沈杏培,姜瑜.
《最后的常春藤叶》:虚设的希望与生命的突围[J]
.语文建设,2010(1):47-49.
被引量:2
小说评论
200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