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修律中的民事诉讼制度变革
被引量:8
The Transformation of Civil Procedure in the Legal Reform of the Latter Qing
出处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2-89,共18页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参考文献36
-
1周枏.《罗马法原论》第六编(诉讼法),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65页以下,第857页.
-
2柯恩.“现代化前夕的中国调解”,载强世功编.《调解、法制与现代化:中国调解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94—97页.
-
3黄宗智.《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第四章.
-
4黄宗智.“中国法律制度的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研究”,载《北大法律评论》第2辑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5年,第378页.
-
5粱治平.《清代习惯法、国家与社会》,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6页,注16,"导言",第16页,注释35.
-
6寺田浩明.“清代民事审判:性质及其意义—日美两国学者之间的争论”,王亚新译,载《北大法律评论》第一卷第二辑,第603—617页.
-
7梁治平.习惯法、社会与国家[J].读书,1996,0(9):45-55. 被引量:34
-
8"论中国必革政治始能维新",转引自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390页.
-
9“论中国必革政治始能维新”第一章"社说"[J].《东方杂志》,.
-
10《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载泽奏请宣布立宪密折》,载故宫博物馆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73—176页.
二级参考文献29
-
1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
-
2田涛.“十七世纪以来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载《法学前沿》2000年第1期,法律出版社.
-
3[英]威廉·米勒(William Miller).《中国的刑罚》( The Punishments of China, London 1801 ).
-
4(中国的刑罚》中的第十图《手指的折磨》(“Torturing the Fingers”,Plate X).
-
5粱廷(1796-1861)《海国四说》,骆驿,刘骁点校,中华书局,1993年.
-
6郑观应.《易言》卷上“论公法”.
-
7秦国经、高焕婷.《乾隆皇帝与马戛尔尼》中引用的《乾隆五十八年英吉利人贡始末》,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
-
8《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卷七十一,咸丰十年,奕诉等“酌拟章程六条”.
-
9田涛.“从《中西闻见录》到《格致汇编》”,载《藏书家》1999年第一期第108页,齐鲁书社.
-
10董恂.《万国公法·序》,同治三年同文馆聚珍版排印本,卷首.
共引文献76
-
1柴承晶,杜东夷.迈向实用道德主义的学术关怀——从人类学角度看黄宗智的中国法律史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21,32(2):116-122.
-
2戴拥军,张成和.社会变革与晚清法律译介活动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6):88-90.
-
3田成有,王鑫.转型期农村法治资源的发现、重组与良性互动[J].现代法学,1999,21(4):106-110. 被引量:15
-
4赵红全.公共领域研究综述[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4):37-41. 被引量:16
-
5王洪兵,张思.清代法制史研究路径探析——以黄宗智著《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为中心[J].史学月刊,2004(8):95-102. 被引量:4
-
6赵旭东.习俗、权威与纠纷解决的场域——河北一村落的法律人类学考察[J].社会学研究,2001(2):74-84. 被引量:65
-
7姚琦.晚清西方法学的传入及其影响[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1):58-63. 被引量:3
-
8李秀清.中国近代民商法的嚆矢——清末移植外国民商法述评[J].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1,18(6):126-140. 被引量:13
-
9宁杰.对沈家本《论杀死奸夫》的现代法理解说[J].比较法研究,2002,16(3):98-102.
-
10俞晓霞,金亦红.重构知识产权诉讼调解制度[J].人民司法,2002(10):61-64.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132
-
1吴泽勇.《大清民事诉讼律》修订考析[J].现代法学,2007,29(4):186-193. 被引量:10
-
2王兴文.论宋代客户人身依附关系的特点[J].黑河学刊,2003(1):76-79. 被引量:2
-
3董君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及其启示[J].西部法学评论,2003(2):104-107. 被引量:4
-
4连朝毅.也谈“厌讼”法律传统产生的本质根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4):88-90. 被引量:3
-
5毕连芳.试析清末修律中对中国传统法律理念的突破[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7):148-150. 被引量:4
-
6廖海花.试论孙中山的法律思想[J].三明学院学报,2003,21(1):61-64. 被引量:1
-
7谢泳.山西村政建设中的“制度设计”[J].博览群书,2003(7):34-39. 被引量:5
-
8易平.日美学者关于清代民事审判制度的论争[J].中外法学,1999,11(3):108-115. 被引量:27
-
9陈筠,防微,В.В.斯特鲁威,М.Н.雅可夫金.十二铜表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7(6):67-74. 被引量:6
-
10李浩.论调解不宜作为民事审判权的运作方式[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6,18(4):68-74. 被引量:46
引证文献8
-
1聂志琦.清末刑事诉讼制度变革探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82-85. 被引量:1
-
2王亚明.中国古代调解与审判关系考[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22(6):115-120. 被引量:1
-
3王亚明.传统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特点[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4(3):13-18.
-
4王亚明,杜万松.中国调解与审判关系新论——从历史的视角[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5(6):73-76. 被引量:2
-
5王亚明.传统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特点[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1):19-23. 被引量:2
-
6欧阳湘.从漠视、排斥到认同、提倡——清末民初调解政策的大逆转[J].历史档案,2011,24(1):95-103. 被引量:1
-
7鲁威.参与分配制度的历史经纬及其在个人破产时代的价值定向[J].南大法学,2024(4):104-118.
-
8郑定,杨昂.2003年中国法律史学学术研究回顾[J].法学家,2004(1):36-42.
二级引证文献7
-
1王亚明.调审分离的问题及路径——从南京法院的视角[J].海峡法学,2012,14(3):86-90.
-
2朱勇.轻刑化简论[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378-380. 被引量:2
-
3喻福东,彭翔.论中国古代司法理念的变迁——对司法人性化的历史考察[J].云梦学刊,2011,32(1):73-78.
-
4王一华,关凤荣.入关前满族纠纷解决机制法文化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6):90-95.
-
5李文超.民族地区自然法与刑法的对抗与通融[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9):41-44. 被引量:2
-
6陈洪杰.纠纷解决方式之间的联系与互动[J].司法改革论评,2008(2):248-267.
-
7欧阳湘.近代中国调解法制述论——以南京政府时期为中心的历史考察[J].民间法,2018,20(1):222-244. 被引量:1
-
1杨立新.中国侵权行为法的百年历史及其在新世纪的发展[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9(1):3-16. 被引量:14
-
2秋风.未完成的立宪预备[J].中国新闻周刊,2006(5):48-50.
-
3石方.民国时期的黑龙江移民[J].北方论丛,1985(2):61-65. 被引量:2
-
4曹一凡.算几笔“皇粮”账[J].群言,1998(8):2-2.
-
5张铭新,王玉洁.略论清末《公司律》的产生及特点[J].法学评论,2003,21(3):148-152. 被引量:5
-
6吴冠玉.话说雷琼道署堂楹联[J].海南档案,2008(4):26-26.
-
7李丽娟.请求权与诉权关系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304-308. 被引量:1
-
8左雁鸣,王春权,等.关于洮南府腐衙的探讨[J].博物馆研究,2002(4):42-43.
-
9郭继斌.夺命独岛寺[J].传奇故事(百家讲坛)(蓝版),2016,0(11):74-75.
-
10秋千.联邦主义的实验——民国初年的联省自治运动[J].世界博览,2009(20):56-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