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女性主义教学论对传统知识论的挑战
被引量:15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3-59,共7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参考文献10
-
1福科.《权力的眼睛—福科谈访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
2哈丁 桑德拉.《科学文化的多元性、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认识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
3吉列根 卡罗尔.《不同的声音》[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
4罗斯玛丽·帕特南.《女性主义思潮导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
5成廉姆斯 詹姆斯.《利奥塔》[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
6Fricker. Miranda & Homsby,Jennifer,2000,Feminism in Philosoph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7Harding.Sandra. 1991, Whose Science? Whose Knowledge? Ithaca, New York:Comell University Press.
-
8Luck ,C. & gore, J. , 1992, Introduction: Feminist and Critical Pedagogy , New York:Routledge.
-
9Nicholson, Linda, 1990, Feminism /Postmodernism, New York and London : Routledge.
-
10Tanesini ,Alwssandra,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Feminist Epistenwology , B1ackwell Publisher.
同被引文献55
-
1孙中欣.妇女学的发展、女性主义教学论的应用与中国大陆高校课程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8(4):30-35. 被引量:8
-
2梁远伦,覃晓蔚.女性主义教材观对中学教材编制的启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3). 被引量:1
-
3王虹.女性意识的奴化、异化与超越[J].社会科学研究,2004(4):93-98. 被引量:36
-
4肖巍.关怀伦理学:主题与思考[J].教学与研究,1999(3):39-44. 被引量:29
-
5陈慧.女人为什么写作?[J].文学自由谈,1996(1):99-103. 被引量:10
-
6劳凯声.教育市场的可能性及其限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5-22. 被引量:73
-
7石中英,余清臣.关怀教育:超越与界限——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4):28-31. 被引量:68
-
8陈月茹,陈英敏.审视女性主义教材观[J].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1):92-95. 被引量:8
-
9刘春波.构建德育新理念——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24(6):45-46. 被引量:12
-
10王宏民.大学语文教学与性别意识教育[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5):30-32. 被引量:8
引证文献15
-
1东红.《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时间洞察力与女性意识[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4(2):23-26.
-
2于守艳,吴海涛,杨郁.女性主义对知识观的解蔽[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5):29-33. 被引量:1
-
3熊和平.知识观的转型与教师知识形象的重建[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2):12-14. 被引量:2
-
4宗雪萍,熊和平.课程观的转型及课程改革意义——兼谈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关系[J].辽宁教育研究,2007(2):52-55. 被引量:2
-
5陈凌志,刘忠伟.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职业圈,2007(07S):186-187.
-
6李辉.从依附到背叛——谈朱淑真女性意识的发展[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7(3):162-164. 被引量:1
-
7姚钦英,吴春.论女性主义教学法在女性领导者培训中的应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69-72.
-
8刘霞.性别自卑与女性主体意识[J].高等农业教育,2011(3):30-32. 被引量:4
-
9刘文菊.女性文学研究与大学语文教育[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7):96-99. 被引量:1
-
10吴春.论女性主义教学法在文学欣赏课程中的实践——以现当代女性文学欣赏课程为例[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3):297-30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5
-
1林荣.高校女生性心理困境、成因及辅导对策[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5):141-144. 被引量:1
-
2李天鹰,柏昕.现代教师组织的知识管理[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3):65-68. 被引量:3
-
3黄晓颖.关于如何培养“反思性教师”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5):63-64. 被引量:6
-
4朱瑞.哥伦比亚大学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课程设置特点及启示[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1(1):70-72. 被引量:1
-
5石彤,王宏亮,李芳英.学科化知识建构中的中国女性社会学[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22(4):41-46.
-
6薛程.网络视觉文化中的女性符号对女大学生影响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3(6):44-47. 被引量:1
-
7陈慧春.简论中国古典文学欣赏的心理因素[J].北方文学(中),2013(9):33-33. 被引量:1
-
8李颖,付红梅.高校“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关怀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湖南社会科学,2014(5):250-252. 被引量:1
-
9吴建一.从“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谈大学课堂教学改革[J].嘉兴学院学报,2014,26(6):131-134. 被引量:4
-
10郑丹莹,郑海林,张倩.浅析大学生两性差异成因[J].考试周刊,2015,0(36):163-163.
-
1王俊.女性主义教学论述评[J].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0(11):44-48.
-
2许瑞芳.西方女性主义教育思潮探略[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07S):151-152. 被引量:7
-
3罗军.女性主义教育学视野中的知识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9):8-9.
-
4陈叶红.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教育思潮[J].文教资料,2008(5):76-77.
-
5裴新宁.社会建构论及其教育意义[J].全球教育展望,2001,30(10):20-24. 被引量:27
-
6郭晓明.知识与教化:课程知识观的重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1(2):11-18. 被引量:60
-
7谢延龙,周福盛.教师发展的生存论转向[J].中国教育学刊,2011(8):68-70. 被引量:5
-
8郭晓明.知识与教化:课程知识观的重建[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4,0(3X):27-27. 被引量:2
-
9单振涛,张天宝.关于现代教学的理论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2(3):17-21. 被引量:2
-
10李钰靖.浅谈西方女性主义教育思潮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科教文汇,2009(8):3-3.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