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被引量: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发展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 ,也是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重大实践问题。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 ,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
龚培兴
刘雪明
机构地区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3,共4页
Truth Seeking
关键词
发展
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
分类号
F120.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580
同被引文献
102
引证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42
参考文献
9
1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2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
.邓小平文抗(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
海因茨·阿恩特.经济发展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
胡锦涛.继承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N].南昌:江西日报,2003-09-03.
9
胡锦涛.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十六大精神研讨班结业时的讲话[N].,2003.2.18..
共引文献
2580
1
宋娜.
坚持正确价值取向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9(1):1-2.
2
白雪峰.
浅谈和谐理念下的大学生“三观”教育[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9(1):99-101.
被引量:2
3
柴秀波,王爱民.
“以人为本”内涵新探[J]
.理论观察,2007(6):46-47.
被引量:3
4
高云涌.
自然关系的逻辑——费尔巴哈人本学辩证法的理论实质[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8-10.
5
姚建军.
毛泽东调动人民积极性思想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6):34-37.
6
伍银峰.
试论胡锦涛对邓小平荣辱观的坚持和发展[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17(1):8-11.
7
陈亚萍.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J]
.生产力研究,2007(19):1-3.
被引量:1
8
李春明,张玉梅.
“无讼”法律文化与中国公众的法律认同[J]
.法学论坛,2007,22(4):74-81.
被引量:15
9
刘斌.
试论建构先进文化视阈中的传统文化[J]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50-53.
被引量:1
10
刘长军.
谈“首要生产力”和“第一生产力”[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1-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2
1
金碚.
1978年以来中国发展的轨迹与启示[J]
.中国工业经济,2007(5):5-12.
被引量:23
2
吴先满.
科学发展观与江苏经济的创新发展[J]
.南京社会科学,2004(z1):41-46.
被引量:2
3
黄楠森.
不能笼统地肯定或否定“以人为本”思想[J]
.前线,2000(6):16-19.
被引量:13
4
王四炯.
关于我国新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思考[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3):62-66.
被引量:4
5
慕海平.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J]
.理论参考,2004(6):6-7.
被引量:10
6
张广宇.
“科学的发展观”产生的背景与诱因[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2):90-94.
被引量:8
7
夏锦文,蔡道通.
论中国法治化的观念基础[J]
.中国法学,1997(5):43-51.
被引量:89
8
牛绍尧.
防止把科学发展观变成新口号、新帽子[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7):4-5.
被引量:4
9
常樵.
邓小平理论和新的科学发展观[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5-12.
被引量:4
10
葛洪义.
论法律权利的概念[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89,11(1):18-22.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22
1
孙雪梅.
论“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3):44-45.
被引量:2
2
冷淑莲.
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立农业保护与支持体系[J]
.山东经济,2004,20(5):106-109.
3
朱宗友.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
.实事求是,2004(5):27-30.
4
曹雷.
关于科学发展观[J]
.学术月刊,2005,37(1):121-123.
5
张敏.
从单向发展观到多维发展观——解析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理论和现实依据[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6):48-50.
6
郝潞霞.
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J]
.天府新论,2005(2):9-13.
被引量:6
7
宋建国.
关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青海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思考[J]
.资源.产业,2004,6(6):13-15.
8
郝潞霞.
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J]
.实事求是,2005(2):75-79.
被引量:10
9
陈祥健.
保持社会安定稳定 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论建设“平安福建”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关系[J]
.福建法学,2005(1):50-55.
10
黄晓芳,黄欣.
科学发展观与现代图书馆员[J]
.图书馆学刊,2005,27(6):125-12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2
1
董慧明,张鑫.
探析“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21(10):66-67.
2
李大莉.
落实科学发展观 创新高校档案工作[J]
.黑龙江档案,2007(4):28-29.
被引量:2
3
热依汗·马木提.
浅谈班主任学生管理中以人为本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
.魅力中国,2009(35):263-263.
4
侯向群.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综述[J]
.黑龙江史志,2012(1):70-72.
被引量:1
5
秦小利.
以人为本是民主与法治统一的基础[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S1):4-6.
6
徐宝鲁.
“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研究综述[J]
.神州,2014(3):153-153.
7
张闯.
科学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S2):49-53.
被引量:2
8
葛迎春.
论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硬道理”思想的创新[J]
.法制与社会,2008(16):152-153.
9
张登超.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内部审计工作[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25(2):28-30.
10
苏彤.
科学发展观与创新人才培养[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4(6):95-97.
1
郭佑.
以又快又好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9B):127-127.
2
周思泉.
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J]
.桂海论丛,2005,21(2):57-59.
3
程晋兰.
怎样树立科学的人才观[J]
.新闻世界,2004(10):78-78.
4
刘明.
坚持以人为本 做好办公室工作[J]
.秘书工作,2004(7):13-14.
5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加快推进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步伐[J]
.统计与经济,2004(1):1-1.
6
陈卫,李建民,于学军,周皓.
论以人为本[J]
.人口研究,2004,28(2):37-39.
被引量:2
7
黄琴.
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8(3):27-29.
8
蒋敏敏.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哲学依据[J]
.红河学院学报,2005,3(4):1-3.
9
李妍.
浅析崛起中的中印两国软实力[J]
.南方论刊,2007(9):53-54.
10
舒晓华.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J]
.管理观察,2009(23):360-361.
求实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