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5-15,共1页
Chinese Talents
二级参考文献18
-
1万晓凤,许国纯.试论推行人才派遣制[J].理论与当代,2007(1):47-48. 被引量:3
-
2周源.人力资本:贬值与增值[J].人才开发,2003(3):34-35. 被引量:6
-
3陈红升,马宁.人才租赁[J].甘肃社会科学,2004(4):51-53. 被引量:4
-
4郭纲.劳务派遣一种尚待完善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21(11):90-92. 被引量:12
-
5董保华.劳务派遣的法学思考[J].中国劳动,2005(6):10-13. 被引量:100
-
6王长福.人力资源外包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特区经济,2005(7):257-258. 被引量:18
-
7何小勇.劳动派遣用工的法律规制[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8(6):32-41. 被引量:17
-
8郑尚元.我国劳动派遣现状与劳动者权益保护——兼谈《劳动合同法》(草案)中“劳动派遣”之立法规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2):48-51. 被引量:33
-
9庞国明.人才租赁闪亮人才市场[J].中国人才,2002(9):15-16. 被引量:7
-
10李牧,魏小敏.人才派遣渐成气候[J].中国人才,2003(5):4-5. 被引量:4
共引文献15
-
1李志强.劳务派遣用工制度影射下的反“结构性暴力”对策[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1):92-98. 被引量:2
-
2孙秀成.以规范的劳务派遣构建高校和谐的劳动关系[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61-64. 被引量:9
-
3曾星,何永红.我国劳务派遣用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8(1):47-49. 被引量:12
-
4吴贵明.基于不同视角的劳务派遣制度分析——兼论促进劳务派遣业发展的建议[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3):36-41. 被引量:10
-
5杨佳佳,吴道友.季节性生产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策略研究——劳务派遣的视角[J].科技和产业,2009,9(9):69-72. 被引量:6
-
6王羽.劳务派遣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现代商业,2010(20):169-169. 被引量:1
-
7胡朝晖.浅析用工单位在劳务派遣中的法律风险[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9):118-119.
-
8杨韶刚,孙祺章,张绮琪.EAP与劳务派遣中的战略决策管理[J].战略决策研究,2010,1(1):78-82. 被引量:1
-
9何铁强.劳务派遣人员激励机制研究[J].管理观察,2011(5):31-32.
-
10黄好.我国劳务派遣行业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5):20-2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35
-
1万晓凤,许国纯.试论推行人才派遣制[J].理论与当代,2007(1):47-48. 被引量:3
-
2周源.人力资本:贬值与增值[J].人才开发,2003(3):34-35. 被引量:6
-
3吕志蓉.浅析逆向劳务派遣劳动者权益保护[J].劳动保障世界,2009(3):50-52. 被引量:3
-
4陈红升,马宁.人才租赁[J].甘肃社会科学,2004(4):51-53. 被引量:4
-
5杨东风,冯玺玲.解读“人才租赁”[J].人才资源开发,2002,0(11):4-7. 被引量:3
-
6郭纲.劳务派遣一种尚待完善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21(11):90-92. 被引量:12
-
7董保华.劳务派遣的法学思考[J].中国劳动,2005(6):10-13. 被引量:100
-
8王长福.人力资源外包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特区经济,2005(7):257-258. 被引量:18
-
9杨鹏飞.我国劳动派遣用工法律研究[J].政治与法律,2005(6):16-22. 被引量:8
-
10陈玉娥.对人才派遣热潮的冷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01S):35-37. 被引量:9
引证文献5
-
1邓旋.浅析我国的劳务派遣制度[J].法学杂志,2010,31(S1):72-84. 被引量:11
-
2张伟东,钱利君.国内劳务派遣相关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08(11):295-297. 被引量:14
-
3胡华.人才租赁与大学生就业——现实分析与前景预测[J].市场周刊,2006,19(12):144-145. 被引量:1
-
4李伶俐.劳务派遣制度分析——基于被派遣劳动者角度[J].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7):156-157. 被引量:2
-
5刘明生,杨从杰.人才租赁过程中的监督与激励问题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5,0(1S):147-14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28
-
1李志强.劳务派遣用工制度影射下的反“结构性暴力”对策[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1):92-98. 被引量:2
-
2孙秀成.以规范的劳务派遣构建高校和谐的劳动关系[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61-64. 被引量:9
-
3琚兆成.人才租赁实践及理论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9(2):299-300. 被引量:2
-
4曾星,何永红.我国劳务派遣用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8(1):47-49. 被引量:12
-
5吴贵明.基于不同视角的劳务派遣制度分析——兼论促进劳务派遣业发展的建议[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3):36-41. 被引量:10
-
6杨佳佳,吴道友.季节性生产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策略研究——劳务派遣的视角[J].科技和产业,2009,9(9):69-72. 被引量:6
-
7王羽.劳务派遣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现代商业,2010(20):169-169. 被引量:1
-
8胡朝晖.浅析用工单位在劳务派遣中的法律风险[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9):118-119.
-
9杨韶刚,孙祺章,张绮琪.EAP与劳务派遣中的战略决策管理[J].战略决策研究,2010,1(1):78-82. 被引量:1
-
10何铁强.劳务派遣人员激励机制研究[J].管理观察,2011(5):31-32.
-
1夏学贤,吴易轩.人才派遣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0(6):139-140. 被引量:1
-
2于兆河.人才派遣市场存在的问题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3,23(4):107-109. 被引量:2
-
3陈露.人才派遣市场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1(35):10-11. 被引量:2
-
4万建忠.机关事业单位人才派遣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26(7):75-78. 被引量:5
-
5王文杰.从三角恋爱说企业之病[J].企业管理,2002(11):56-57.
-
6山鸣峰,李双.从人事代理到人才派遣——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J].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1):57-60. 被引量:24
-
7萸风.酒店式公寓,演绎热销神话?[J].现代苏州,2011(17):80-81.
-
8苏泰.“泰隆模式”给力苏城40万小微企业[J].现代苏州,2012(9):78-79.
-
9杨江波.苏城山寨手机大“探底”[J].现代苏州,2008(20):52-55.
-
10李楠.岁末楼市迎来“春运热潮”[J].现代苏州,2008(24):58-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