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统和综合创新
被引量:18
Cultural Tradition and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15,共2页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同被引文献142
-
1张晓东,李兰芬.“以德治国”谁为主体[J].道德与文明,2002(2):4-7. 被引量:6
-
2刘明琪.学术良知与中国特色当代文论的建设──论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文艺思潮”价值和意义[J].人文杂志,1998(2):130-134. 被引量:2
-
3赵立彬.崇洋心理与全盘西化思潮[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8(3):36-43. 被引量:17
-
4刘述先.从当代新儒家观点看世界伦理[J].中国哲学史,1999(4):74-83. 被引量:7
-
5屈雅君.变则通 通则久——“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1997(1):46-50. 被引量:30
-
6傅璇琮,赵昌平.谈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文化意识——由《佛教唐音辨思录》所想起的[J].文学评论,1989(6):110-119. 被引量:6
-
7张岱年.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生命力[J].中国文化研究,1993(1):1-3. 被引量:20
-
8罗康隆.论母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6(3):25-28. 被引量:2
-
9蒋寅.就古代文论的“转换”答陈良运先生[J].粤海风,2003,0(2):42-44. 被引量:5
-
10蒋寅.如何面对古典诗学的遗产[J].粤海风,2002,0(1):8-11.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18
-
1冯丽云.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日常生活中的传播策略[J].大家,2011(4):201-202.
-
2范俊玉.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发展[J].前沿,2006(2):235-237. 被引量:4
-
3郭献强.创新特色文化促进经济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6(06X):278-279. 被引量:1
-
4王泽庆.《易经》与古代文论研究的综合创新[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1):86-90. 被引量:1
-
5王恒亮,尉天骄.论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现代转化[J].前沿,2011(7):13-16. 被引量:1
-
6张胜利.从社会历史批评到历史文化学批评——新时期古代文学研究转型考察[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2):43-48. 被引量:2
-
7李艳峰,王金本.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培养[J].宜宾学院学报,2011,11(8):115-116. 被引量:3
-
8李秀蓉,杨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及其启示[J].理论与改革,2013(6):128-130.
-
9李倩倩,薛求知.中国文化转型背景下的地区现代化、价值取向和行为倾向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15,12(6):799-806. 被引量:5
-
10王银春.道德治理的内涵解析及其时代价值[J].甘肃理论学刊,2015(5):100-107.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46
-
1陈金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园区音乐教育[J].作家天地,2020,0(7):177-177. 被引量:1
-
2李莹.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22(12):36-38. 被引量:3
-
3彭泽,邹晓卓,汪杨桢,尚明净,周明慧.大学生传统文化感知对焦虑的影响:积极独处行为和希望的链式中介效应分析[J].心理月刊,2023(12):56-59. 被引量:1
-
4李茜,尹可丽,朱林.“忍与仁”行事风格影响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基于情绪的社会建构理论[J].社区心理学研究,2020(2):46-59.
-
5秦初生.乡村生态道德治理: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J].社会科学家,2022(7):72-78. 被引量:3
-
6潘玉玉.浅谈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幼儿园区域活动实践[J].科幻画报,2019,0(11):220-220. 被引量:1
-
7轩淑媛.幼儿园主题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整合与研究[J].中华少年,2019,0(36):9-9.
-
8梁梦阳.基于中华传统文化下幼儿园体育教育之思[J].当代家庭教育,2020(26):52-53. 被引量:1
-
9吴松,王岗.中国武术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文化之争[J].体育学刊,2007,14(9):71-74. 被引量:25
-
10贾曼丽.人文精神回归大学英语教学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5):179-180. 被引量:6
-
1彭洪潮.“西方马克思主义”热评述[J].吉安师专学报,1990(3):37-43.
-
2钟肇鹏.综合创新,发展中国哲学[J].哲学研究,1999(5):36-41. 被引量:1
-
3郑雅静.普世价值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8):238-238.
-
4马利怀.了解一点后现代主义[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8(11):42-43. 被引量:1
-
5郭紫怡.浅谈荀子与基督教性恶论之比较[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5):142-142.
-
6刘娟.当代西方平等理论评析[J].道德与文明,2007(4):103-106.
-
7诸葛殷同.金岳霖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和学术讨论会概述[J].哲学研究,1995(10):76-77.
-
8楚明锟.简论冯友兰的逻辑分析法思想[J].哲学研究,1998(10):70-71.
-
9卓新平.加尔文:人谋天成的“预定”[J].竞争力,2010(5):93-93.
-
10张建晓.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包容性与批判性[J].理论导刊,2015(4):50-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