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9,共6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参考文献10
-
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A]..《文化与公共性》[C].三联书店,1998年版..
-
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1990年版序言》,《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第3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
3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Z].,.第28页.
-
4参阅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现代性的追求》第20页,北京:三联书店,2000.李欧梵称鲁迅的部分杂文为"文抄",又批评鲁迅"既然想探讨真实,为什么又引了那么多别人的文章作‘奇文共赏'".其实,有些言论实不值一驳,如改变其语境,加上"什么话"的标题,或一二句按语,即足见其荒谬.《新青年》中的"什么话"和《宇宙风》中的"姑妄听之"等栏目,皆是如此.再者,如果我们考虑到鲁迅有作现代野史之心,或许可以解答李欧梵的"疑问".
-
5鲁迅涉足于文化传播事业开始于1906年,他与《浙江潮》、《河南》等杂志的交往,尤其在《河南》杂志所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奠定了他的文化思想的基础.他在东京留学时曾张罗自办《新生》杂志,也曾与周作人自费出版过两本《域外小说集》.回国以后,鲁迅于辛亥革命后参与了《〈越铎〉日报》、《民兴日报》的工作.他在《〈越铎〉日报》创刊的第一天就以黄棘为笔名发表了《越铎出世辞》,提出了报纸的主旨:"纾自由之言议,尽个人之天权,促共和之进行,尺政治之得失,发社会之蒙复,振勇毅之精神.灌输真知,扬表方物."在此期间他还主编《越铎丛刊》(第一期).
-
6[10][14]《我和〈语丝〉的始终》,《鲁迅全集》,第4卷,第167、170、169页.
-
7参见汪晖《文化与公共性·导论》,《文化与公共性》,第40页,三联书店,1998年版.
-
8泰勒《公民与国家之间的距离》,转引自汪晖《文化与公共性·导论》,《文化与公共性》,第39页.
-
9《〈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第238页.
-
10.《华盖集·题记》[A]..《鲁迅全集》:第3卷[C].,.第4页.
共引文献31
-
1陈国权,徐露辉.论政府的公共性及其实现[J].浙江社会科学,2004(4):38-42. 被引量:23
-
2周雪飞.中国居民储蓄的公共性探析[J].财政研究,2004,20(7):44-47.
-
3陈进华.行政伦理的社会基础及其价值转向[J].江海学刊,2004(4):202-205. 被引量:1
-
4洪焌荧.文学想象与现代散文话语的建立(1925-1935)(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2):116-134.
-
5许福芦.“无物之阵”之“无物之物”──读《野草·这样的战士》[J].鲁迅研究月刊,2000(8):15-19. 被引量:1
-
6詹世友.公共领域·公共利益·公共性[J].社会科学,2005(7):64-73. 被引量:66
-
7杨海平.清末有限政治自由与中国早期公共领域的形成和发展[J].新闻界,2005(5):50-52. 被引量:5
-
8王得后.鲁迅文学与左翼文学异同论[J].鲁迅研究月刊,2006(2):12-23. 被引量:14
-
9罗贵榕.公共领域的构成及其在中国的发生与发展[J].学术界,2007(3):271-275. 被引量:14
-
10郑晓松.公共领域的民主原则——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初探[J].科学.经济.社会,2008,26(3):84-88. 被引量:2
-
1周海波.文化传播视野中的鲁迅文学创作(下)[J].鲁迅研究月刊,2003(3):17-24. 被引量:3
-
2李儒俊,江丽娟.现代传播视野下柳永词的流传[J].长城,2009(8):66-68. 被引量:2
-
3陈松青.中国古代文学的生命悲剧意识[J].贵州文史丛刊,2000(3):31-35. 被引量:2
-
4尚亚宁.跨文化传播视野下影视翻译对译者的要求[J].电影文学,2011(15):152-153. 被引量:8
-
5周海波.文化传播视野中的鲁迅文学创作(中)[J].鲁迅研究月刊,2003(2):17-21. 被引量:3
-
6罗妍,洪长晖.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的林纾及其翻译活动[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2,10(5):451-454. 被引量:1
-
7徐国源.从“地下”到“地上”——传播视野中的朦胧诗[J].江苏社会科学,2007(2):191-194. 被引量:4
-
8刘奕华.试析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的林语堂现象[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6):32-36. 被引量:1
-
9李国帅.近代传播视野中的三国戏曲考论[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5(2):151-152. 被引量:2
-
10焦垣生,李华.从大众传播视野看当代戏曲的振兴[J].当代戏剧,2007(4):1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