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共4页
同被引文献230
-
1赵新利.共情传播视角下可爱中国形象塑造的路径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9):69-74. 被引量:54
-
2李陀,阎连科.《受活》:超现实写作的重要尝试[J].南方文坛,2004(2):20-28. 被引量:63
-
3王虹.女性意识的奴化、异化与超越[J].社会科学研究,2004(4):93-98. 被引量:36
-
4孙晓燕.小说与电影:从间离到暗合——简论李碧华的小说创作与电影艺术之关系[J].华文文学,2003(2):4-7. 被引量:4
-
5郑宾.九十年代文化语境中媒体对王小波身份的塑造[J].当代作家评论,2004(4):141-148. 被引量:12
-
6孟繁华.战斗的身体与文化政治[J].求是学刊,2004,31(4):89-91. 被引量:6
-
7李继凯.20世纪秦地小说的文化主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6(3):123-128. 被引量:3
-
8肖鹰.泛审美意识与伪审美精神─—审美时代的文化悖论[J].哲学研究,1995(7):44-51. 被引量:16
-
9周怡.论“代沟”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跨越[J].江苏社会科学,1995(5):144-146. 被引量:7
-
10陈晓明,张颐武.市场化时代:文学的困境与可能性[J].大家,2002,0(3):116-127. 被引量:8
引证文献39
-
1王娟娟.因为女人,所以种种——阎真新作《因为女人》中的男权意识[J].小说评论,2008(S2):25-26. 被引量:2
-
2布超.基于技术本质的狂欢——浅论网络小说的后现代化[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5(5):91-94. 被引量:2
-
3郭景萍.吉登斯民主视野中的情感研究[J].学术论坛,2005,28(2):66-70. 被引量:4
-
4王聚敏.试论新世纪散文情感的坐标点——对现当代散文情感内涵的梳理与分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5(6):48-52.
-
5傅守祥.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伦理与哲学省思[J].伦理学研究,2007(3):20-25. 被引量:14
-
6陈林侠.元叙事:真实的消解与虚构的重建——对《苏州河》等影片叙事的一种分析[J].晋阳学刊,2007(4):116-120. 被引量:3
-
7张红军.卢梭的审美追求及其现实批判价值[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2):34-38.
-
8姜桂华.看似对立,实则缠绕——一九九○年代以来文学接受心理特性分析[J].当代作家评论,2008(4):129-137.
-
9张红军.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当代审美文化反思[J].成人高教学刊,2009(3):25-29.
-
10周小仪.作者、主体的能动性与剩余快感[J].外国文学,2009(4):48-57.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107
-
1张锦仪,田文.被消费的情感:媒介景观下影视剧CP的观看与再生产[J].新闻知识,2023(8):11-18.
-
2苟凯东,郭方舟.网络直播中的话语认知与符号建构——基于带货主播的话语特征分析[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2(5):266-276. 被引量:4
-
3林通.为品牌赋予人格——品牌微博账号的传播策略[J].新媒体研究,2023,9(16):42-44.
-
4李多,彭兰.2019年中国新媒体研究的八大议题[J].全球传媒学刊,2020(1):15-36. 被引量:20
-
5王诗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学中的“双创”面向及实践研究[J].汉字文化,2024(7):34-36. 被引量:1
-
6朱凯.信仰的缺失——从《因为女人》看女性的悲剧[J].飞天,2009(22):81-83.
-
7郭景萍.情感的互动特质:交换、沟通与平等[J].江汉论坛,2007(9):138-142. 被引量:32
-
8苏北春.快乐哲学与休闲体验:消费时代的旅游审美文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36-141. 被引量:11
-
9邱代东.“整体复调”:对《苏州河》叙事的另一种分析[J].电影文学,2009(18):61-62. 被引量:1
-
10刘平.广告对炫耀性消费负面导向作用的探析[J].文史博览(理论),2009(10):50-51.
-
1邓叔平.试论张艺谋电影的情感表现[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81-84. 被引量:1
-
2王一川.从情感主义到后情感主义[J].理论与创作,2004(2):127-128. 被引量:3
-
3杨冬,部铁军.批评史的意义[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5(4):208-214.
-
4房昱辛.后情感主义与底线道德[J].当代小说,2012(3):79-80.
-
5张碧,邢昭.论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情感主义[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23(2):141-144.
-
6左其福.后情感主义及其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影响[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4):91-95. 被引量:6
-
7何浩.情感的营造与真挚——论后情感主义下的真与善[J].文艺争鸣,2004(1):15-18. 被引量:3
-
8范玲.后情感主义时代的生存症候[J].文学教育(中),2011(6):50-50.
-
9周濂.色情文学招谁惹谁了[J].中国新闻周刊,2008(9):87-87.
-
10王光明.香港的文学批评:1950-1975(下)[J].小说评论,1997(5):23-27.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