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布什主义初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9·11”为契机 ,小布什政府推出了通过反恐以谋求世界霸权的布什主义 ,布什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根源。它所倡导的反对恐怖主义 ,军事上的“先发制人” ,以及在加强单边主义的同时 ,重视与大国的合作 ,表明美国试图打造一个符合美国价值观念的“新世界”。但在和平与发展为世界主题的前提下 。
作者
郭恺源
机构地区
新疆大学法学院
出处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5-88,共4页
Contemporary World and Socialism
关键词
布什
布什主义
分类号
D8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萨本望,尚鸿.
美国克林顿政府外交政策评析[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1,21(2):39-46.
被引量:8
2
亨廷顿.《美国在冷战后的世界里错误地追求单极霸权》[J].《外交季刊》,1999,3.
3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Introduction,http:/www.white house.Gov/nsc/nss.html.
4
罗艳华.
美国与冷战后的“新干涉主义”[J]
.国际政治研究,2002,23(3):71-77.
被引量:11
5
李刚.
透析布什主义——兼评布什执政一年来的外交与安全政策[J]
.国际论坛,2002,4(3):28-34.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46
1
杨永红.
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发展[J]
.国际问题研究,1999(4):6-8.
被引量:3
2
丁胜.
新“克林顿主义”评析[J]
.现代国际关系,1999(8):13-16.
被引量:7
3
刘金质.
试论冷战后美国的干涉主义[J]
.国际政治研究,1998,19(3):25-36.
被引量:6
4
李正信.
布什政府开始调整安全战略方向[J]
.世界知识,2001(7):18-19.
被引量:4
5
李刚.
美国外交强硬“三人帮”(切尼、拉姆斯菲尔德、沃尔福威茨)[J]
.世界知识,2001(14):18-19.
被引量:2
6
.[N].《参考消息》,2002—01—14.
7
[美]杰克·唐纳利 王浦劬 译.《普遍人权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33页,第113页.
8
李少军.《干涉主义及相关理论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
9
Ashton B. Carter: The Architecture of Government in the Face of Terrorism [J],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 26, Issue 3 - Winter 2001/02.
10
Rice: Promot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J], Foreign Affairs, 2000, 1/2.
共引文献
21
1
庞琴,黎倚宁.
回归以来美国智库对香港问题的分析与解读[J]
.当代港澳研究,2019(2):120-145.
2
仝晔,王继东.
论威尔逊主义及其影响[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4):38-40.
3
谷曼.
美印关系评析[J]
.长白学刊,2005(5):27-30.
4
朱秀芳.
意识形态与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嬗变[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3):91-96.
5
黄易.
克林顿与小布什政府对华安全政策:差异及原因探析[J]
.北方论丛,2009(1):104-107.
6
钟龙彪.
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调整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J]
.国际问题研究,2010(4):33-38.
被引量:2
7
张会龙,赵孟清.
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在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间寻求平衡[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14(6):121-124.
8
刘甦.
国际法上的政府承认与新干涉主义[J]
.蚌埠学院学报,2014,3(5):180-183.
9
伍德志.
论人权的自我正当化及其负面后果[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6,34(4):32-46.
被引量:6
10
李雅娟.
美国是对和和平稳定的国际关系的威胁[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0(14):219-220.
1
王道云.
“布什主义”与当前中国外交的应对[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21(5):25-28.
2
崔启明.
“布什主义”能走多远[J]
.计划与市场,2002(5):9-9.
被引量:1
3
Thomas Bork,丁伯成.
“布什主义”与中国[J]
.新视野,2004(1):78-80.
4
阮宗泽.
布什主义的诱惑与陷阱[J]
.前线,2002(10):19-21.
5
薛涌.
背水伊战[J]
.新闻周刊,2003(2):20-23.
6
陈箫,廖书庭.
新时期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J]
.湘潮(理论版),2013(12):25-26.
被引量:1
7
郭艳春.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几点思考[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60-161.
8
弗朗西斯·福山,周琪(译).
布什主义影响下的美国外交政策[J]
.美国研究,2008,22(1):113-121.
被引量:1
9
杨维葆.
布什主义的出笼及其发展趋向[J]
.理论参考,2003(3):32-33.
10
宋祥秀.
浅析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J]
.世纪桥,2011(13):11-12.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