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证券业和证券市场处于新兴加转轨的阶段,通过对韩国、日本证券业经营模式的分析,可对我国证券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出处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4-185,共2页
Enterprise Economy
参考文献10
-
1傅建设 孙烽.海外券商试比高[J].中国证券业通讯,2002,(6).
-
2.网上交易历史[DB/OL].大信证券网站.www.daishin.co.kr.,.
-
3.海外经纪业务知多少[DB/OL].宏源证券网站,2001—11-27.
-
4.从数据看美国证券业特点[DB/OL].伟海咨询,2002(8).
-
5..美国证券业协会网站[DB/OL],.
-
6深圳市证券业高管人员台湾市场考察团.台湾证券市场考察报告[DB/OL].深圳证券业协会网站,.
-
7王东明.加入WTO后的中国证券市场金融创新[DB/OL].世界华人论坛.http://www.hslmw.com/node2/node 116/node 1133/node1186.,.
-
8.变革出效益——日本券商弱市应对策略[N].中国证券报,2003—01-27.
-
9.外资券商在台获利雄霸前四名[DB/OL].人民网(香港),2001—01—16.
-
10.后起之秀韩国“高斯达克”[N].经济日报.http:// www.ced.com.cn,2000-11-25.
同被引文献10
-
1[日]鹿野嘉昭.日本的金融制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
2孙天琦.金融组织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
3谢百三.证券市场的国际比较(上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79—285.
-
4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市场年报(2001)[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187—253.
-
5张米楠.“安倍经济学”正在把日本推向危险边缘http ://news. ifeng, com/gundong/detail 2013_06/17/26469400_0. shtml . 201 3.06.
-
6财经网.安迪姆克吉:日本债券市场究竟怎么回事http ://commens. cijing, com. cn/201 3-06-02/112857604. ht, ml .2013.06.
-
7何德旭,田红勤,陈林.发展信用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1):10-14. 被引量:9
-
8李昱,陈思宇.日本债券市场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11,30(4):54-59. 被引量:7
-
9王亚男,金成晓.国债二级市场功能及发展策略研究[J].求是学刊,2011,38(4):77-81. 被引量:2
-
10方芳,付长文.中国证券业集中度、规模对绩效的影响[J].金融研究,2004(1):70-77. 被引量:39
-
1李成,郭燕庆.十年货币流通综合分析与启示[J].当代经济科学,1996,18(5):16-23. 被引量:1
-
2荆林波.衍生品网络交易的冲击波[J].发展研究,1999,16(3):42-43.
-
3刘艳伟.国外增值税制的比较分析与启示[J].财经界,2009(04X):91-92. 被引量:2
-
4韩文静,何婷婷.网络交易税收征管问题刍议[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1(8):74-74. 被引量:1
-
5李守荣.我国证券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经济师,1993(2):18-20.
-
6蒋难.世界证券业发展的十大态势[J].经济学动态,1993(12):57-61.
-
7王华庆.国际证券业发展谈[J].上海投资,1990(6):25-27.
-
8史瑞培,刘桂峰.略论我国证券业发展的条件及模式选择[J].投资研究,1993(2):23-26.
-
9蒋难.世界证券业发展的十大态势[J].中国物资,1994(2):60-61.
-
10刘光明,郑晓燕.证券业发展对银行经营的影响与银行经营战略研究[J].中国投资管理,199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