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高校教师的道德素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任,教师的政治倾向、职业道德以及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态度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坚定理想信念的教育,借助于激励机制,用传帮带的方式,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振兴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
作者
马强
机构地区
南通师范学院人事处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6-88,共3页
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高校
教师
道德
对策
分类号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2
1
唐纳德·肯尼迪 阎凤桥等译.学术责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304,325.
2
伊林,张心明.
论师德建设[J]
.石油教育,1998,0(7):21-23.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20
1
辛宝平.
基于学科群建立强化传帮带的讲课教师团队[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S1):20-22.
被引量:8
2
张意忠.
美国教授终身制及其启示[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4):26-29.
被引量:4
3
朱永新,王明洲.
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
.教育发展研究,2004,24(7):12-14.
被引量:28
4
赵莉.
大学理念的理论内涵与现代困境[J]
.煤炭高等教育,2005,23(3):8-10.
被引量:1
5
葛洪.
中国需要真正的研究型大学出版社[J]
.编辑之友,2005(4):36-40.
6
胡钦晓.
美国大学学术自由演绎的文化视角[J]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9):1-6.
被引量:5
7
顾建民.
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改革[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1):39-47.
被引量:11
8
韩延明.
学风建设: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3):19-24.
被引量:163
9
叶继红.
科学道德、学术规范与高校德育教育——以苏州大学调查为例[J]
.科学学研究,2006,24(2):178-183.
被引量:19
10
张文.
略论研究生的学术责任及其培养[J]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96-9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1
1
欧阳玉.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
.教育研究,1999,20(9):39-43.
被引量:25
2
周石其,黄丽娜,潘建华.
知识观变化下的大学职能演变[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2):24-25.
被引量:5
3
桑新民.
学习究竟是什么?——多学科视野中的学习研究论纲[J]
.开放教育研究,2005,11(1):8-17.
被引量:100
4
郄海霞.
重新审视现代大学的职能——兼评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J]
.高教探索,2005(2):20-23.
被引量:8
5
马健生.
追问大学的意义——评刘宝存博士的新作《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J]
.教育科学,2005,21(2):64-64.
被引量:1
6
张凯.
试论一流大学的内涵发展与人才培养[J]
.中国高教研究,2005(9):26-27.
被引量:12
7
孟丽菊.
关于“现代大学”内涵的整合性思考[J]
.教育科学,2005,21(6):37-39.
被引量:5
8
毛亚庆,许联.
大学文化冲突与中国知识人[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6):1-6.
被引量:6
9
孙周兴.
威廉姆·洪堡的大学理念[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2):7-12.
被引量:17
10
陈洪捷.蔡元培的办学思想与德国的大学观[J].高等教育研究,1994,(3).
引证文献
2
1
黄馨.
从道德教化层面谈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5):67-68.
被引量:1
2
李运庆,郑美玉.
现代大学的内涵及职能的演变[J]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5(3):14-2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
1
王禹,孙宝成.
高校学风建设预警问题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3(34):183-184.
被引量:1
2
高芳放.
道德教化与道德养成——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重塑[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5,35(2):101-103.
被引量:2
3
夏焰,郜丹丹.
现代大学社会职能的演变、动因及有效履行[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5):114-118.
被引量:1
1
税贞建,左天伦.
试析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对当今农村建设的启示[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5,30(4):8-10 24.
被引量:1
2
李砂砂.
略论康有为教育思想[J]
.阴山学刊,2002,15(3):83-86.
3
夏慧.
正确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J]
.高中生(高考),2011(1):12-13.
4
杨中旭.
民办教育生死劫[J]
.中国新闻周刊,2009(20):38-41.
5
杨光.
关于康有为的教育思想[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43-45.
被引量:1
6
唐炜.
思想政治工作是电大的重要工作[J]
.中国远程教育,1986(11):6-6.
7
罗崇敏:民校振兴的背后[J]
.中国西部,2014(40):30-33.
8
张伟江.
振兴中国教育事业认真实施《行动计划》[J]
.上海教育,1999,0(4):1-1.
9
赵艳兰.
浅析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
.潍坊学院学报,2011,11(3):158-158.
10
冯江云.
教师师德[J]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2):16-16.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