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农业考古》
2003年第4期278-281,290,共5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同被引文献35
-
1郑欣力.从“日本式经营”看日本人的“家族意识”[J].社会学研究,1988(6):111-119. 被引量:3
-
2崔世广.日本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与西欧、中国的比较[J].日本学刊,1995(5):107-121. 被引量:15
-
3鲍刚.日本传统国民性的基本特征[J].日本学刊,1996(5):94-107. 被引量:4
-
4崔世广.意的文化与情的文化─—中日文化的一个比较[J].日本研究,1996(3):61-67. 被引量:11
-
5郭弘.略论明代汉藏民族间的茶马贸易[J].开发研究,2001(4):63-64. 被引量:5
-
6杨劲松.日本人论的演变轨迹——从文明开化到经济大国[J].日本学刊,2005(1):125-139. 被引量:4
-
7Kaison Chang,尤韶华(译),陈霄雄(校).世界茶叶产销现状及中期展望[J].中国茶叶,2006,28(1):4-6. 被引量:9
-
8尚会鹏.“缘人”: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J].日本学刊,2006(3):129-140. 被引量:16
-
9李锋传.从日语谚语看日本人的国民性格[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2):52-56. 被引量:20
-
10张建立.日本国民性研究的现状与课题[J].日本学刊,2006(6):131-142.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13
-
1向卿.我国学界关于江户日本身份建构问题的研究综述[J].南开日本研究,2020(1):300-330.
-
2游国龙.缘人:日本人论的方法论透析——从心理人类学到心理文化学[J].日本学刊,2014(3):137-154. 被引量:3
-
3张建立.战后日本国家自我认知的轨迹及成因[J].日本学刊,2015(5):28-45. 被引量:5
-
4张建立.试析日本文化软实力资源建设的特点与成效[J].日本学刊,2016(2):123-136. 被引量:4
-
5田军.日语教学过程中融入茶文化的思路与策略分析[J].福建茶叶,2017,39(2):275-276. 被引量:8
-
6卢鸿进.茶文化交流中英双语教学研究[J].福建茶叶,2017,39(3):231-232.
-
7张建立.战后日本的国家认同建构特点研究——心理文化学视角的考察[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76-82. 被引量:5
-
8董皓,杨琛.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来华留学生的传统茶文化教育探析[J].福建茶叶,2017,39(12):192-193.
-
9粘根胜.茶道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8,40(10):431-431. 被引量:2
-
10张建立.复交以来里千家对中日茶文化交流的贡献[J].日本学刊,2022(4):144-159. 被引量:1
-
1褚双林.盛夏清凉饮中来[J].金秋,2002,0(7):59-59.
-
2只要美味,不要添加剂[J].人生十六七,2013(7):102-103.
-
3王云.夏日里的凉爽——自制一份你喜欢的清凉饮料[J].健康,2005,0(7):4-5.
-
4竺济法.试论中日对“茶道”名词的不同释义与认知——比较中日茶文化[J].农业考古,2007(2):51-55. 被引量:1
-
5吴宁.回忆爷爷的好朋友——陈君鹏伯伯的故事[J].上海茶叶,2010(2):16-18.
-
6巩志.宋大儒朱熹的茶道人生[J].福建茶叶,2010(10):56-59. 被引量:2
-
7邢湘臣.台湾茶“品”[J].农业考古,2000(4):286-287. 被引量:1
-
8竺济法.宋僧吴理真是如何演变为西汉茶祖的[J].茶博览,2011(7):60-63. 被引量:2
-
9曾樾.经外谈茶[J].海内与海外,2011(1):54-55.
-
10花编世界杯,热点提前看[J].特区教育(小学生),2014(7):1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