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天道性命的贯通与内在德性的开显——《中庸》上下内外相互贯通的立体思维架构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为儒家的形上学,《中庸》通过“天命之谓性”与“修道之谓教”,使天道性命得以贯通。通过“成已”与“成物”,把内圣与外王融为一体,实现了内在德性的开显。通过“诚则明”与“明则诚”,使内在德性与外在知识得以融贯。最后实现了内圣与外王、形上与形下的浑融为一,建立了上下内外融为一体的立体思维架构。
作者
赵卫东
机构地区
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5-88,共4页
Theory Journal
关键词
天道
性命
成己
成物
诚明
明诚
分类号
B2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14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7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
蒋南华.荀子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4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5
朱熹.四书或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6
朱熹.中庸章句[M].济南:齐鲁书社,1992..
7
李学勤.十三经济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
814
1
陈学凯.
恒德久远 择乎中行——孔子的道德修养论及其平衡机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4):70-74.
2
武东生.
孔子的道德修养论作为“为己之学”的意义[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24-29.
被引量:3
3
张节末,杨辉.
“移风易俗”: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形态命题[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5):35-43.
被引量:7
4
陈旭霞.
燕赵文化脉理探析[J]
.中华文化论坛,2004(3):84-88.
被引量:15
5
马尽举.
《论语》雌雉节新解[J]
.史学月刊,2004(10):23-31.
被引量:2
6
杜磊,朱崇志.
小议“举案齐眉”[J]
.中华文化论坛,2004(4):69-71.
7
郑万耕.
损益两卦何以深受古人青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82-86.
被引量:1
8
李祥俊.
先秦儒家道论与汉代经学的兴起[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87-91.
被引量:2
9
陈炎.
《易经》:作为儒、道美学思想萌芽的卜筮观念[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6):94-101.
被引量:5
10
朱翔飞.
孔子与《易传》——论儒家形上学体系的建立[J]
.周易研究,2002(1):19-2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5
1
庞朴.
孔孟之间——郭店楚简的思想史地位[J]
.中国社会科学,1998(5):88-95.
被引量:65
2
庞朴.
古墓新知[J]
.读书,1998,0(9):4-8.
被引量:12
3
田文军.
道德的中庸与伦理的中庸[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7(5):599-605.
被引量:6
4
安乐哲,郝大维,彭国翔.
《中庸》新论:哲学与宗教性的诠释[J]
.中国哲学史,2002(3):5-17.
被引量:27
5
喻立平.
《中庸》政治哲学略论[J]
.江汉论坛,2005(3):16-19.
被引量:1
6
柳倩月.
中庸、折衷主义与价值判断[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23-25.
被引量:4
7
章权才.
中庸之道与《中庸》学[J]
.广东社会科学,2005(4):108-113.
被引量:4
8
袁玉立.
多元一体:中庸的政治哲学意蕴[J]
.中州学刊,2005(5):135-139.
被引量:1
9
习细平.
《中庸》修养论之人性论拷问[J]
.船山学刊,2006(1):82-84.
被引量:3
10
陈赟华.
“以人治人”与他者的接纳——《中庸》思想的一个维度[J]
.人文杂志,2006(2):56-6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胡治洪.
《中庸》新诠[J]
.齐鲁学刊,2007(4):5-1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胡治洪.
论大学之道的成德进路、体知基础及其当代意义[J]
.孔子研究,2009(1):4-12.
被引量:5
2
谭绍江.
孟荀人性论的再审视[J]
.湖北社会科学,2010(8):112-114.
3
白浩强.
试论《中庸》的核心思想[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2):28-30.
被引量:1
4
苏俊霞.
孔子的中庸思想解读[J]
.齐鲁学刊,2014(3):38-42.
被引量:15
1
金玉良言[J]
.视野,2014,0(16):45-45.
2
朱学勤.
从明儒困境看文化民族主义的内在矛盾[J]
.书屋,2000(8):4-9.
被引量:5
3
吴凡明.
《中庸》诚说的理论建构及其致思理路[J]
.求索,2007(11):204-206.
被引量:2
4
张运华.
陈白沙道论与道家思想的关系[J]
.贵州社会科学,2005(2):160-164.
被引量:2
5
于开文.
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之相关性[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1):102-103.
被引量:1
6
米文科.
“自诚明”何以可能——张载思想中的“自诚明”与“自明诚”问题[J]
.唐都学刊,2014,30(2):36-40.
被引量:1
7
于民雄.
浅说“诚”——以先秦儒家经典为例[J]
.贵州文史丛刊,2008(4):36-39.
被引量:1
8
方彦寿,林振礼.
黄道周“明诚”论的哲学意蕴[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8(3):7-10.
9
黄光顺.
小议《中庸》之“诚”[J]
.云梦学刊,2016,37(6):49-52.
10
徐利华.
从历代对“心斋”的注解看道家与儒佛心性论的异同[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25(3):18-20.
理论学刊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