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印度的经济改革:成就、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
13
India's Economic Reform: Achievement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 ,改革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本文追溯了始于 80年代、盛于 90年代的印度经济改革的历程 ,对于其业已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都作了切中肯綮的分析 ,同时对印度经济的未来走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
孙培钧
华碧云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出处
《南亚研究》
CSSCI
2003年第1期3-11,22,共10页
South Asian Studies
关键词
印度
经济体制
改革
经济增长率
通货膨胀
工业政策
经济政策
外贸政策
外资政策
财政体制
金融体制
经济结构
分类号
F135.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5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9
1
TheEconomicTimes . 1991
2
TheH indu . 1991
3
.EconomySurvey 2002-03[]..
4
TheH indu . 2003
5
.ReserveBank ofIndia AnnualReport2001-02[]..
6
.EconomySurvey2002-03[]..
7
Economic andPoliticalWeekly . 2001
8
TheEconomicTimes . 2001
9
TheH indu,BusinessL ine . 2003
同被引文献
85
1
蒋昭乙.
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与江苏承接应对的现状与对策[J]
.江苏商论,2007(12):10-12.
被引量:8
2
孙建波.
印度“东向政策”分析[J]
.东南亚,2001(2):38-41.
被引量:4
3
陈继东.
近年来印度与东盟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J]
.当代亚太,1999(7):49-52.
被引量:8
4
李因才.
印度改革的民粹与党争[J]
.南风窗,2012(17):78-79.
被引量:1
5
荣鹰.
印度十年经济改革回顾与展望[J]
.国际问题研究,2001(6):51-56.
被引量:8
6
邓常春.
从2004年人民党大选落败看近年来印度经济改革的社会影响[J]
.南亚研究季刊,2004(3):28-33.
被引量:3
7
张庆辉.
印度人口地理特征及其对经济的影响[J]
.世界地理研究,2004,13(3):103-107.
被引量:9
8
邓常春.
从印度信息产业的发展看印度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产业协会的互动[J]
.南亚研究季刊,2002(1):18-22.
被引量:4
9
傅小强.
印度"东向"的地缘、历史及认知变化分析[J]
.现代国际关系,2004(9):23-28.
被引量:14
10
瞿健文.
论冷战后东盟与印度关系的发展[J]
.世界历史,2004(5):24-3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3
1
王喆.
江苏省服务外包发展分析[J]
.市场周刊,2009,22(9):46-49.
被引量:2
2
任靓.
印度软件服务贸易对其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J]
.消费导刊,2008,0(5):59-59.
3
陈利君.
印度——正在崛起的生物技术大国[J]
.南亚研究,2006(2):21-25.
被引量:2
4
唐朱昌,杨特.
试论政府在经济转型和改革过程中的作用——中、俄、印三国之比较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2007(3):73-78.
被引量:10
5
崔远淼.
“印度模式”演进路径、特征及对中国的启示[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3):87-92.
被引量:5
6
曾勇.
中印经济发展的对比研究和对中国的启示[J]
.经济研究导刊,2009(31):172-173.
7
文富德.
印度经济改革的成绩与问题[J]
.南亚研究季刊,2012(1):92-99.
被引量:3
8
陈兆源.
印度经济改革中的国家能力建设[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8(3):98-102.
9
陈利君,刘紫娟.
印度—东盟贸易合作潜力分析[J]
.南亚研究,2016(4):51-75.
被引量:1
10
席宇斌,张瑾.
印度旅华客源市场特征与拓展分析[J]
.世界地理研究,2017,26(3):157-16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刘瑾,何正斌.
印度优势与国际分工选择[J]
.长沙大学学报,2006,20(1):21-23.
2
夏焕堂.
论中国经济改革中稳定的重要性及政府角色[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22(4):79-81.
3
王骋.
转型时期的政府职能转变[J]
.科学咨询,2008(3):14-15.
4
李军,邵雪梅,王子朴,原玉杰.
俄罗斯体育产业政策发展特征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3):4-7.
被引量:21
5
孙忠良,庄锡福.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印模式比较[J]
.南亚研究季刊,2009(2):80-83.
被引量:2
6
王聚芹,苑英科.
东方社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述评[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6):1-5.
被引量:3
7
张雷.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印度发展模式研究述评[J]
.学术论坛,2011,34(7):50-54.
8
周林洁.
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及政府职能——文献综述和基于中国经济的分析[J]
.物流技术,2011,30(8):14-18.
9
王彬,胡恩华.
江苏省现代服务外包产业发展SWOT分析与政策建议[J]
.市场周刊,2011,24(12):35-37.
被引量:1
10
张雨涛,杨文武.
印度经济产业结构的特性分析[J]
.南亚研究季刊,2012(2):50-56.
被引量:1
1
梁兆基.
香港经济面对的问题与展望[J]
.港澳经济年鉴,2002(1):188-190.
2
刘泽曾.
世界银行副行长谈各国经济发展的调整[J]
.经济学动态,1980(8):56-57.
3
本刊评论员.
把对外开放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J]
.中国经贸导刊,2011(11):1-1.
4
禾苗.
高校科研的成就、经验、问题与展望[J]
.师资建设,2009,22(4):80-80.
5
姜爱林.
金融危机背景下宏观经济政策评估问题研究——金融危机背景下宏观经济政策的评估:特点、成效、问题与展望[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3(1):8-13.
被引量:1
6
姜爱林.
一揽子宏观经济政策的成效、问题与展望[J]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24-31.
被引量:1
7
张关林.
富者愈富,印度经济改革的一个结果[J]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1(8):57-59.
8
孙士海.
巨象成长的动力:印度经济改革[J]
.中国市场,2002(4):36-36.
9
王俊周.
印度经济:面临重重困难[J]
.经济研究导刊,2011(27):180-181.
10
李大伟.
印度经济改革促长期增长[J]
.中国投资(中英文),2014(9):82-84.
南亚研究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