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演进轨迹与创造性发展——兼论党的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新兴的社会阶层或利益集团 ,特别是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经营管理者 ,要求党和政府对自己收入的来源、性质和经济地位给予合理的解释和科学定性。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来把握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相互关系 ,用基本经济制度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差异性及其内部的相互关系 ,用混合所有制经济理论概括市场经济中传统所有权构成要素在企业层面上不断分解和重新组合的新现象 ,从资产实际支配、使用和受益的角度定性私营企业主劳动和收入的社会性质 ,从社会主义本质、最终目的和首要任务的历史高度观察和思考私营经济演化发展的方向 ,用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和方法定性私营企业中劳资关系的性质和协调途径。这些新的理论概括 ,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理论提供了科学指针。
出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3年第5期27-32,共6页 Journal of Zhejiang Provincial Party Schoo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 1列宁著,中央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民族语文翻译局翻.列宁选集[M]民族出版社,198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