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走向后形而上学——从马克思哲学的视野看
被引量:
1
Toward Post-metaphysics--A Look from Field of Vis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传统哲学为了确立最高的“统一性原理” ,一直追寻着理性形而上学的梦想 ;现代哲学虽然认识到了理性形而上学的缺陷 ,“拒斥”形而上学 ,但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实质上是在“回归”形而上学 ;只有马克思哲学 ,从形而上学的“根基”入手 ,彻底“颠覆”了整个传统形而上学 ,并为哲学的未来发展开辟了道路———走向人类解放的后形而上学。
作者
白刚
机构地区
解放军军需大学政教室
出处
《长白学刊》
2004年第1期64-68,共5页
Changbai Journal
关键词
形而上学
拒斥形而上学
终结形而上学
后形而上学
马克思哲学
统一性原理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864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2
1
海德格尔.何谓形而上学[A].考夫曼.存在主义[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商务印书馆,1959.1-2,2.
3
海德格尔 熊伟等(译).形而上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
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
M.石里克,叶闯.
哲学的未来[J]
.世界哲学,1990(6):1-8.
被引量:38
7
怀特.分析的时代[M[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8
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84.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
共引文献
1864
1
段进朋.
不能把复杂劳动与创造性劳动等同起来[J]
.理论观察,2007(6):29-30.
2
董晓蕾.
试析马克思社会形态范畴形成的历史进程[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3):56-59.
3
黄一诚.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更高程度的解放[J]
.改革与战略,2007,23(8):136-139.
被引量:1
4
王浩斌,王飞南.
党的领导集体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色[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2):1-4.
5
姚建军.
毛泽东调动人民积极性思想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6):34-37.
6
薛建明.
“人——地”关系可持续的理性思考[J]
.生产力研究,2007(22):3-5.
被引量:2
7
傅有明.
略论个体道德的形成与提升[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0):12-13.
被引量:1
8
何良安,罗秋立.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人类学研究——马克思唯物史观方法论形成及运用过程中的两次转变[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5):22-24.
9
宋一.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J]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6):32-34.
10
张道全.
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J]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6):50-5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7
1
仰海峰.
马克思与形而上学的颠覆[J]
.哲学研究,2002(4):3-10.
被引量:18
2
彭立群.
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缺少的维度[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6.
被引量:1
3
吴育林.
论马克思哲学的实践形而上学[J]
.学术研究,2006(8):41-47.
被引量:8
4
杨耕.“形而上学”与现代唯物主义的使命.开放时代,2001,(3).
5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形而上学[M].吴彭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引证文献
1
1
殷华成.
颠覆、终结抑或超越?——现象学视域中马克思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1):20-2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杜其峰,孙佳慧.
形而上学的流变及其走向[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2(3):90-95.
1
林孝暸.
叶适对孔子“道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兼对叶适学说性质的探讨[J]
.孔子研究,2012(2):77-84.
2
杨国荣.
面向存在之思──《老子》哲学的内蕴[J]
.哲学研究,1998(5):57-64.
被引量:1
3
杨国荣.
言说与存在:心学的一个向度[J]
.社会科学战线,1996(6):9-17.
被引量:1
4
李军.
“现实的人”的历程——从费尔巴哈、施蒂纳到马克思[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5):146-146.
5
路红芳.
价值理想视域中的后形而上学[J]
.社会科学论坛,2015(6):38-44.
6
庞滔.
赫斯的历史观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3):69-72.
7
贺来.
论马克思哲学与形而上学的深层关系——“形而上学的终结”与“形而上维度的拯救”[J]
.哲学研究,2009(10):3-9.
被引量:21
8
白刚,吕莲凤.
必要的张力——在“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之间[J]
.理论月刊,2004(2):61-63.
被引量:2
9
知识与智慧——冯契先生的哲学沉思[J]
.哲学研究,1995(12):13-20.
被引量:19
10
周立人.
论伊斯兰的世界统一性原理─—伊斯兰与其他文化主群的比较[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5(3):110-112.
长白学刊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