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概念的信息解读
被引量:3
Decoding of the Information in the Concept of Evidence
出处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50-53,共4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参考文献10
-
1[3]胡开诚.刑事诉讼法论[M].三民书局印行,1980.77.
-
2[4]罗素.我们关于外界世界的知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39.
-
3[5]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22.
-
4[7]金岳霖.知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738-742.
-
5[8]Evidence & Casework Skills London.Published by Blackstone Press Limited,1993.5.
-
6[9]Rupert Cross and Colin Tapper,Cross on Evidence,7th ed,Butterworths,1990,44-45.
-
7[6]乔恩·R·华尔兹.刑事证据大全[M].何家弘,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368.
-
8齐剑侯.刑事证据基本原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50.
-
9[12]I.H.Dennis.The Law of Evidence[M].London:Published by Sweet & Maxwell,2000.
-
10邬琨 等.哲学信息论导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共引文献13
-
1李国华.关于完善民事诉讼证人制度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8):39-40.
-
2董锦波,汪启和,毛玲.论监听的特有原则[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49-52.
-
3邹樱.侦查人员出庭“作证”问题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6):98-103. 被引量:6
-
4吴映颖.证人证言与证人证据属性之我见[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5):769-772. 被引量:2
-
5刘仲秋,熊志海.证据中的事实信息[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5):87-91. 被引量:5
-
6俞惠斌.事实推定的逻辑结构与运用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4):55-59. 被引量:1
-
7何挺.污点证人豁免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建构[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8(3):24-27. 被引量:8
-
8胡忠惠.经验法则对法官自由心证的影响[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21(5):89-92. 被引量:3
-
9焦美丽.对我国民事诉讼证人证言制度几点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250-251.
-
10黄晓斌.试论哲学与情报学专业的关系[J].图书情报工作,2000,44(11):7-1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12
-
1刘满达.论数据电文的证据价值[J].法学,1999(8):18-22. 被引量:23
-
2张旭.试论移动电话短信息作为证据的司法认定[J].法律适用,2005(11):95-96. 被引量:2
-
3[美]Kevin Mandia Chris Prosise.应急响应计算机犯罪调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92.
-
4[5][美]Eoghan Casey.数字证据与计算机犯罪[M].第二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67.
-
5[美]Warren G.Kruse,Jay G.Heiser.计算机取证:应急响应精要[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5.
-
6[7]袁文宗.电子商务导论……网络基础篇[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7.
-
7[8]侯书森.上网必读书[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1:45.
-
8张西安.论计算机证据的几个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0-11-7.
-
9罗素.我们关于外界世界的认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38.
-
10徐巍伟.电子文件的证据效力问题研究[J].中国档案,2000(2):35-36.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3
-
1熊志海,刘宗粤.“证据事实并非证据”释义[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2):217-219. 被引量:4
-
2夏斌,李娅莉,肖鹏,叶晶.服务器系统日志的证据法规制刍议[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1):79-82. 被引量:1
-
3熊志海,吴映颖.网络证据浅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1):36-40.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13
-
1刘仁宪.科学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8,0(16):243-244.
-
2吴映颖.证人证言与证人证据属性之我见[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5):769-772. 被引量:2
-
3俞敏.物证信息理论初探[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1(3):49-51.
-
4李晶晶.浅析网络虚拟财产价值认定和举证问题[J].中国商界,2008(9):185-185.
-
5李振波.论物证及其事实信息的收集[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4):52-55.
-
6张鹏.如何利用网络证据证明现有技术——韩国的相关规定与案例介绍[J].电子知识产权,2008(7):43-45. 被引量:5
-
7林建辉.基于日志技术的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处置研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9,22(5):10-12. 被引量:2
-
8欧厚国.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如何搜集网络证据[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13):84-85. 被引量:1
-
9熊志海,王耀玥.手机短信作为证据的保全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49-54. 被引量:2
-
10严本道,高峰.电子聊天记录的法律定位及证据效力研究[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1,23(5):32-37. 被引量:7
-
1熊志海,王莉.诉讼证据存在形式的信息解读——兼论电子证据的性质及其归属[J].重庆社会科学,2006(1):86-90. 被引量:9
-
2熊志海.事实、信息与诉讼证据[J].理论月刊,2004(4):100-107. 被引量:1
-
3黄祥青.从多次盗窃数额累计谈法条信息解读的完整性[J].法律适用,2010(1):59-62. 被引量:4
-
4杨桂军.谈军队案件现场信息解读[J].刑警与科技,2009,0(1):8-10.
-
5怀翠.试析事实信息理论的哲学基础[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13(12):50-51.
-
6倪敏.影响网络反腐的障碍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2(7):162-163. 被引量:2
-
7辰辰.以人社服务精神为百姓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人社信息解读[J].劳动保障世界,2015,0(2):6-6.
-
8马姝仪.“科技证据”之辨析[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2):114-115.
-
9郭凯.诉讼证据合法性辩析[J].青海检察,2001(3):58-59.
-
10栗明.论测谎结论诉讼证据资格[J].法制与社会,2007(11):447-4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