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技术引进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有人总结出日本引进技术的一个公式,即“一号机引进,二号机国产,三号机出口”。与之相比,我国的很多技术引进,似乎也有一个公式,叫做“一号机进口,二号机进口,三号机还是进口”。
作者
张昌彩
机构地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研究所
出处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
2004年第2期42-44,共3页
China Venture Capital & High-Tech
关键词
技术引进
中国
产业结构
招商引资
固定资产投资
自主知识产权
企业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273.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8
1
龚桢栋,吕品,黄静.
大学科技园企业创新人才孵化现状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10):156-158.
被引量:3
2
肖武岭.
我国技术引进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与管理,2006,8(1):112-114.
被引量:12
3
张宏斌.
日韩两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经验及启示[J]
.浙江经济,2006(6):15-16.
被引量:12
4
徐冠华.
关于自主创新的几个重大问题[J]
.中国软科学,2006(4):1-7.
被引量:100
5
徐冠华.
关于自主创新的几个重大问题[J]
.中国科技产业,2006(5):9-15.
被引量:20
6
吴晓波,杜健,顾华.
技术引进与中国制造产业的边缘化风险[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9):12-16.
被引量:4
7
李慧娟,冷德穆.
外资引导型技术引进与中国的技术创新[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2):28-30.
被引量:1
8
仪德刚,李海静,赵新力.
新中国技术引进的历程与成效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4):12-14.
被引量:7
9
陆晓芳,葛宝山,孙琪.
信息不对称对我国技术引进的影响及对策[J]
.经济纵横,2007(5):14-15.
被引量:3
10
胡景岩.外商投资引进技术的战略实施[N].国际商报,2003-06-23.
引证文献
3
1
林晓强,朱斌.
基于系统观的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08(2):87-91.
被引量:8
2
林晓强,朱斌.
福建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实证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6):141-144.
被引量:3
3
吴奇志,聂文星.
让历史告诉未来——对新中国技术引进的思考[J]
.北方经贸,2009(10):3-6.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陈夏.
经济危机下高职产学研合作新机遇[J]
.职业技术教育,2009,30(13):18-21.
被引量:1
2
林春培,张振刚,田帅.
基于企业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模式相互匹配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J]
.中国科技论坛,2009(9):47-51.
被引量:14
3
耿子扬,汪贤裕,张莉.
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组织间技术转移效率影响因素[J]
.中国科技论坛,2011(5):67-72.
被引量:6
4
耿子扬,汪贤裕,张莉.
企业二次技术引进中一种情形的声誉效应和棘轮效应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5):143-149.
5
王璐.
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分析[J]
.企业研究(理论版),2012(10):9-10.
6
俞署.
会计引进亟待进一步开发——再创新[J]
.现代会计,2012(6):14-18.
7
高亮,宋伟,潘刚.
区域高技术产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DEA效率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5,35(6):1-5.
被引量:4
8
陶婷,刘媛华.
基于PA-LV方法对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内部系统关系的实证研究[J]
.科技与经济,2017,30(2):96-100.
9
武汉大学开放式创新研究课题组.
开放式创新体系中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究[J]
.经济纵横,2019,0(6):55-61.
被引量:9
1
张昌彩.
我国技术引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经贸导刊,2006(6):33-34.
被引量:2
2
朴光姬,许嘉.
对目前我国消费问题的几点思考[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9,1(5):68-70.
3
梁东.
长乐融资模式升级换代[J]
.中国纺织,2008(4):96-97.
4
张志超.
关于发展公共经济的一点理论思考[J]
.广东经济,1998,0(2):27-28.
5
黄义志,贺蓓.
利用技术创新提高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3):41-44.
被引量:5
6
于平.
论模仿创新的优势与实施条件[J]
.商业时代,2013(25):87-88.
被引量:1
7
江建英,郭立群.
欠发达地区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工具分析[J]
.集团经济研究,2006(12X):104-105.
被引量:1
8
金懿君.
浅谈产业国际竞争力[J]
.消费导刊,2008(9):52-52.
9
赵振权.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影响[J]
.经营管理者,2015(4Z).
10
涂远芬,许统生.
技术创新对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协整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1):148-150.
被引量:6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