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准备金付息制度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现实选择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当前大多数西方国家对商业银行上缴到中央银行的准备金采取不付息的制度。而我国在准备金制度设立之初就采用付息原则,并经过几次调整一直延续至今。然而这一制度也存在很多缺陷,导致一系列问题。文章在分析了西方国家准备金付息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和配套改革。
作者 赵亮
出处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26-28,共3页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7

  • 1戴根有:"中国货币政策回顾",《2000中国金融年鉴》.
  • 2"各家商业银行损益表",《2000年中国金融年鉴》.
  • 3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998:《法定准备金:历史、现状及潜在变革》,《存款准备金制度理论与实践》,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 4戴根有.1998:《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及其改革(代前言)》,《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 5周正庆.1991:《利率政策》,《金融实务大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2月版.
  • 6张仿龙.中外商业银行赢利比较及入世对策[J].上海金融,2000(10):42-44. 被引量:2
  • 7赵慈拉.对我国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的分析与探讨[J].上海金融,2001(5):23-26.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19

同被引文献6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