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80-83,共4页
Journ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参考文献13
1 邓小华,蒋春雷,何成,路长林.肌肉营养因子[J] .生理科学进展,1997,28(3):219-223. 被引量:17
2 韩文玲,芮珉,张颖妹,陈英玉,钟英成,狄春辉,宋泉声,马大龙.趋化素样因子(CKLF1)对骨髓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1,23(2):119-122. 被引量:41
3 邬江,钟世镇,徐达传,李主一.肌组织工程的基础研究——卫星细胞培养及鉴定[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9,17(4):351-352. 被引量:17
4 胡韶楠,徐建光,顾玉东,李继峰.不同部位骨骼肌失神经支配后超微结构变化的实验研究[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2,16(1):44-47. 被引量:27
5 夏东岚,娄雅欣,韩文玲,李现亭,宋泉声,张颖妹,马大龙.大鼠趋化素样因子对成肌细胞促增殖作用的研究[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2,18(4):313-315. 被引量:6
6 岑石强,杨志明.成肌细胞在基因治疗和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综述[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9,13(3):173-177. 被引量:21
7 胡韶楠,顾玉东,徐建光,施达仁,陆洪珍.臂丛神经损伤后不同部位肌肉萎缩的检测和机制探讨[J] .中华创伤杂志,2002,18(9):526-529. 被引量:15
8 黄汉伟,徐建光,顾玉东,李继峰,胡韶楠.人体肌卫星细胞培养的实验研究[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1,15(5):265-268. 被引量:8
9 沈燕国,徐建光,顾玉东,胡韶楠,黄汉伟,李继峰.成肌调节因子MyoD和Myf-5在人体失神经骨骼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复旦学报(医学版),2002,29(4):264-267. 被引量:20
10 唐休发,刘宝林,顾晓明,孙庆妹.骨骼肌失神经后退变与再生的形态学观察[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9,15(1):16-17.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38
1 徐仕琦,朱盛修.运动神经断裂伤后终板改变入其临床意义[J] .中华骨科杂志,1993,13(4):247-249. 被引量:12
2 武忠弼.病理学,总论与各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974.
3 Chen G,J Cell Physiol,1994年,160卷,563页
4 Chen G,J Cell Physiol,1992年,153卷,563页
5 Sunderland S. Nerve injuries and their repair: a critical apraisal. 1st ed. New York: Churchill Livingston, 1991. 241-263.
6 Lu DX, Huang SK, Carlson B. Electron microscopic study of long-term denervated rat skeletal muscle. Anat Rec, 1997, 248:355-365.
7 Borisov AB, Carlson BM. Loss of nuclei in denervated skeletal muscle:possible cellular mechanisms (abstr). FASEB J, 1995, 9:A533.
8 Rodrigues ADC, Schmalbruch H. Satellite cells and myonuclei in long-term denervated rat muscles. Anat Rec, 1995, 243:430-437.
9 Viguie C, Lu DX, Huang SK, et al. Quantitative study of the dffects of long-term denervation on the extensor digitorum longus muscle of the rat. Anat Rec, 1997, 248:346-354.
10 Carlson BM, Billington L, Faulkner JA. Studies on the regenerative recovery of long-term denervated muscle in rats. Restor Neurol Neurosci, 1996, 10:77-84.
共引文献171
1 赵亮,徐秀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介导的骨骼肌运动性适应[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14(4):24-27. 被引量:1
2 刘明菊,李静先,陈家琦.肌肉再生有关因子[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2):57-59. 被引量:2
3 夏家红,谢艾妮,徐磊,张凯伦.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研究[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22(2):214-215. 被引量:34
4 姚启盛,叶章群,陈丛波,王小康,王卫民,陈立新.Dispase在成年鼠骨骼肌干细胞纯化中的价值[J] .郧阳医学院学报,2004,23(6):336-337. 被引量:5
5 李垚,单安山,镡龙,吕鹏.EGF和IGF-Ⅰ对21日龄断奶仔猪内分泌功能的影响[J] .饲料博览,2005,17(3):1-4. 被引量:1
6 陈雪梅,梅晓云,张沛云,顾晓松.骨骼肌失神经萎缩的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5,14(1):112-116. 被引量:5
7 葛兮源,俞光岩,蔡志刚,毛驰.小型猪颌下腺自体再植的实验研究[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5,19(2):172-176. 被引量:2
8 张辉,王永清,汪宝军,王和鸣.骨骼肌失神经支配后的变化[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3):54-56. 被引量:6
9 汪道新,朱志祥,张力勇,黄志斌,关弘.自体筋膜作为骨骼肌再生支架的实验研究[J] .中华烧伤杂志,2005,21(3):185-188.
10 惠莲,姜学钧,杨柠,任重.去神经支配后运动终板区域超微结构及乙酰胆碱酯酶含量变化与面肌功能恢复:神经损伤不同程度及损伤后不同时间的差异[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1):71-73.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109
1 岳黎敏,唐军民,苏安英,唐岩,王金华,汪涛,文宗曜.新型CKLF1对家兔红系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J] .解剖学报,2004,35(4):382-385. 被引量:4
2 王卫国,娄思权,佘华,夏家辉.TGF-β_2转染关节软骨细胞的实验研究[J] .中华骨科杂志,2003,23(7):434-438. 被引量:31
3 秦瑞峰,顾晓明,封兴华,孙沫逸.小鼠骨骼肌细胞体外培养的增殖及分化关系[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4,20(9):535-536. 被引量:2
4 卫宏图,陈世益.骨骼肌损伤的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4,23(5):572-576. 被引量:11
5 任鸿坤,洪涛,蒋捷,龚艳君,王志坚,卜定方,周爱儒.趋化素样因子2 mRNA在心肌肥厚大鼠心肌中的表达[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6(4):399-402. 被引量:6
6 曹谊林,周广东,刘伟,崔磊.组织工程与创伤医学[J] .中华创伤杂志,2005,21(1):25-28. 被引量:17
7 夏家红,谢艾妮,徐磊,张凯伦.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研究[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22(2):214-215. 被引量:34
8 周婕,汤长发,李善妮,王瑜娟,曹蕾.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 .体育科学,2005,25(5):55-58. 被引量:27
9 王东林.骨骼肌纤维类型及其细胞与分子基础[J]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1995,15(1):9-11. 被引量:8
10 徐清斌,马萍,贾绍斌,刘晓方,沙勇,戴贵东.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J] .宁夏医学杂志,2005,27(11):737-73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6
1 刘鹏,张秀军,孙博,赵杰,赵丽娜.趋化因子样因子超家族——一个新的人类基因家族[J] .生命的化学,2006,26(4):339-341.
2 宋卫红,汤长发,王良春.肌卫星细胞分化与骨骼肌纤维改变[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41):8340-8344. 被引量:12
3 路睿睿,白祥军.脂多糖诱导体外培养骨骼肌卫星细胞表达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46):9246-9249. 被引量:4
4 张晨晖,朱道立.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培养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004-5006. 被引量:7
5 张力,王伟.负载转基因成肌细胞和骨形态发生蛋白组织工程化骨修复骨缺损[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42):7791-7795. 被引量:3
6 代阳,王轶敏,刘新峰,周朋洋,郭宏,丁向彬.兔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肌诱导分化及鉴定[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1):176-179.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32
1 牛慧慧,陈明明,张林林,郭益文,李新,丁向彬,郭宏.lnc23调控牛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的潜在网络分析与验证[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20(21):7-14.
2 张力,王伟.骨碎补总黄酮预处理转CNTF成肌细胞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效果[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0):2757-2759. 被引量:1
3 杨成,顾晓明,郭红延,鄢荣曾.体外培养的肌卫星细胞在肌肉冻伤模型中的修复作用研究[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9,23(2):159-161.
4 宋卫红,梁小文,廖艳萍,汤长发.离心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细胞增殖和波形蛋白表达的时序性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28):5475-5479. 被引量:3
5 李青雨.骨骼肌干细胞研究进展[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10):95-96.
6 侯士方,孟馨,相泓冰,王涤非.胰岛素抵抗骨骼肌细胞中P-Ser473PKB及糖原合成酶-3表达[J]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11,40(1):9-12. 被引量:2
7 侯士方,孟馨,相泓冰,王涤非.大鼠骨骼肌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26-28. 被引量:6
8 侯士方,孟馨,相泓冰,王涤非.蛋白激酶C对胰岛素抵抗骨骼肌细胞的影响[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1,20(3):232-235.
9 陈涛,王海燕,陈彩珍,卢健.机械牵拉诱导骨骼肌卫星细胞激活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1,30(10):968-971.
10 张力,王伟.负载转基因成肌细胞和骨形态发生蛋白组织工程化骨修复骨缺损[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42):7791-7795. 被引量:3
1 白和平.干细胞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6,4(1):37-38. 被引量:5
2 白璐,陈必良.羊水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1,22(2):251-253.
3 邱烈峰.运动对肌卫星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8(3):463-468. 被引量:6
4 谢汉国,张发惠,刘经南,钟桂午.股二头肌部分肌腱转位修复重建后交叉韧带的解剖与临床[J] .解放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7(4):8-10.
5 郑莉芳,陈佩杰,肖卫华.肝细胞生长因子在骨骼肌再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生理科学进展,2016,47(6):407-412. 被引量:3
6 李晓静,王佐林.脂肪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6,26(3):216-221. 被引量:2
7 邬江,钟世镇,徐达传.游离肌肉移植修复晚期面瘫的解剖学进展[J] .解剖科学进展,1995,1(4):358-362. 被引量:1
8 肖丽,宋关斌.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3,26(3):122-124.
9 施昱晟,顾鸣敏.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2,11(3):312-316. 被引量:2
10 潘凤华,丁新生,杨渝珍.人神经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4,24(4):186-187.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