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论坛》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5-106,共2页
Economic Forum
同被引文献13
-
1刘鸿,王毅,刘国辉,佘忠生.论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J].天府新论,2005(1):95-99. 被引量:5
-
2杜本峰,苏永阳.人口老龄化与金融市场关系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6(5):95-98. 被引量:4
-
3杜本峰,李一男.老年人消费与投资行为特征和金融产品创新——以北京市调查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7(3):175-177. 被引量:9
-
4杜本峰.人口老龄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分析[J].经济问题,2007(6):111-113. 被引量:21
-
5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N]中国社会报,2006(006).
-
6王东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M]法律出版社,2001.
-
7杜本峰,张瑞.人口老龄化与金融创新关系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8(6):123-127. 被引量:3
-
8夏淼,吴义根.人口老龄化与我国金融结构的变迁[J].西北人口,2011,32(2):124-128. 被引量:11
-
9吴义根,贾洪文.我国人口老龄化与金融资产需求结构的相关性分析[J].西北人口,2012,33(2):125-128. 被引量:12
-
10韦宇红.论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金融商机[J].改革与战略,2000,16(6):53-5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16
-
1王超.老龄化与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52-55. 被引量:1
-
2胡静,金颖.基于TRICK理论的银行表外业务创新发展驱动机制研究[J].武汉金融,2011(7):33-35. 被引量:5
-
3班胜斌.419例家中死亡居民的死因分析与老年保健策略探讨[J].医学信息,2011,24(17):5928-5928.
-
4赵云,汪子扬.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负担影响的研究[J].北方经济,2012(24):41-41. 被引量:1
-
5沈婧,陈蜜,贺靓娴.湘潭市X社区助老服务的实证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3):124-126.
-
6宋骤,肖瑄,刘霖.疗养院开展养老服务新模式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3):203-205.
-
7张琨,姬春生,郑光勇.美国老年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武汉金融,2014(3):33-35. 被引量:3
-
8王小平,施晓铭,朱平.上海老龄人口投资行为调查[J].调研世界,2014,0(8):16-19.
-
9徐锋.成人学习是积极应对老年化社会的需要[J].现代企业教育,2015,0(2):311-312.
-
10崔海燕.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7(64):54-60. 被引量:63
-
1业界动态[J].现代商业银行,2006(3):8-8.
-
2潘佑强.论我国农村信用社的金融创新[J].才智,2011,0(16):12-12. 被引量:1
-
3余呈先.落后地区农村信用社储蓄产品开发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4,6(3):85-87.
-
4郭琳.国外老年护理保险[J].中国社会工作,2009(5):55-57.
-
5范理政,吴巧芬,冯艳红.农村合作银行储蓄项目开发刍议[J].时代金融,2011(7X):122-122.
-
6刘小菲.货币市场基金准储蓄产品[J].大众理财顾问,2004(1):74-75.
-
7李咸胜.论储蓄产品的创新与营销[J].广西城市金融,1994(11):14-15.
-
8韦宇红.论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金融商机[J].改革与战略,2000,16(6):53-55. 被引量:4
-
9郭琳.国外老年护理保险初探[J].上海保险,2000(5):46-47. 被引量:8
-
10谢述玲.对农村信用社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11X):368-369.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