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浙江预防医学》
2004年第3期39-39,共1页
Zhejiang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共引文献6
1 余坚忠.杭州市余杭区二甲基甲酰胺危害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4,5(3):214-215. 被引量:1
2 何月莹,吕艳,王德伟,张宝旭.1990~2007年国内二甲基甲酰胺职业中毒案例分析[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9,35(3):184-189. 被引量:18
3 魏玉梅,张清宇,田伟利.合成革企业二甲基甲酰胺排放清单的初步建立[J] .环境科学研究,2010,23(5):555-559. 被引量:4
4 王刚垛,黄芙蓉,戴秀莲.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临床表现总结分析[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9,25(2):109-111. 被引量:12
5 刘祥铨,张忠,吴长汉,张伟.职业接触二甲基甲酰胺对青年女工肝损害研究[J] .中国职业医学,2012,39(2):141-142. 被引量:10
6 郭凤华,穆进军,姚汝琳.二甲基甲酰胺急性肝损伤与肝脏谷胱甘肽的关系[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1,19(6):424-426. 被引量:21
同被引文献16
1 袁敏,铁柏清,唐美珍.重金属单一污染对龙须草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05,36(6):929-932. 被引量:36
2 高海荣,林清,陆延婷.有机溶剂胁迫下苦草生理指标的变化[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4):40-44. 被引量:10
3 麻朝晖.合成革产业“污染物”资源化利用研究[J] .企业经济,2007,26(6):115-117. 被引量:12
4 汤章城.逆境条件下植物脯氧酸的累积及其可能意义.植物生理学通讯,1984,(1):15-21.
5 Kummerová M,Krulová J,Zezulka S,et al.Evaluation of fluoranthene phytotoxicity in pea plants by Hill reaction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J].Chemosphere,2006(65):489-496.
6 赵舜华,宋锡瑾,张景铸,刘书庆,裴宁.合成革生产废水中DMF的节能回收新工艺[J] .化工进展,2007,26(9):1347-1350. 被引量:37
7 陈钧辉.等.生物化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
8 中国人造革合成革行业发展现状和展望[J] .国外塑料,2008,26(2):36-42. 被引量:18
9 刘洪涛,柴霞,郭永祥.补肾方对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总抗氧化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 .天津中医药,2008,25(5):404-405. 被引量:4
10 林磊,周志春,范辉华,金国庆,冯建国,陈柳英,王月生.木荷优树子代苗期生长遗传和变异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9,22(2):155-160. 被引量:25
1 宣志强,杨锦蓉,王菁.职业接触二甲基甲酰胺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中国职业医学,2008,35(1):63-64. 被引量:3
2 张露新.二甲基甲酰胺的职业危害及防治研究近况(综述)[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7,22(3):18-19. 被引量:5
3 张建新,童智敏.二甲基甲酰胺的职业危害及防治[J] .上海预防医学,2006,18(10):529-529. 被引量:16
4 祝志军,陈宇炼.常州市新北区职业卫生现况调查[J] .江苏预防医学,2015,26(4):46-48. 被引量:8
5 邓丽珍,王丽娟.8例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护理体会[J] .中国职业医学,2003,30(4):36-36. 被引量:4
6 毛叶挺,周萍.二甲基甲酰胺联合丙烯腈致急性重度中毒性肝病1例报告[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7,30(2):149-150.
7 郑步云,王明龙,顾玉芳,张明华,范峥峰,谢新生.某合成革企业二甲基甲酰胺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评价[J] .中国职业医学,2008,35(2):177-178. 被引量:1
8 闻建范,王洁,翁雪梅.硫酸二甲酯灼伤26例治疗体会[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1,29(4):216-216. 被引量:4
9 张雪涛,匡兴亚,冯玉妹,孙凌,王栋,姚峰,张顺荣,杨水莲,倪为民.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临床分析[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1,29(6):445-446. 被引量:2
10 高雪芹,乔赐彬,张维东.二甲基甲酰胺细胞免疫毒性研究[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6,30(5):269-272.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