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出处
《法律适用》
2004年第3期49-52,共4页
Journal of Law Application
二级参考文献9
-
1马克昌.犯罪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36-44.
-
2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M].法律出版社,1998,7..
-
3[台湾]蔡墩铭.德国刑法共犯理论之研究[M].台湾大学法学研究所,1960.
-
4[日本]野村稔.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1.
-
5[台湾]林山田.刑法通论[M].台湾大学法学院,1995.
-
6[意大利]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M].法律出版社,1998.
-
7[台湾]洪福增(译).日本刑法判例评释选集[M].东亚法律业书,1977.
-
8[德国]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M].法律出版社,2000.
-
9陈兴良.共同犯罪论[J].现代法学,2001,23(3):48-57. 被引量:68
共引文献15
-
1程淑坚,王仲兴.共同正犯个别中止之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5,26(2):84-91.
-
2高巍.论共同正犯的中止[J].中国商界,2008(5):190-190.
-
3董宝成.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J].法制与社会,2008(33). 被引量:2
-
4赵新彬.论共同正犯的犯罪未遂与中止[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6(6):23-25. 被引量:1
-
5周清水.论共同正犯的中止[J].天中学刊,2006,21(1):27-28.
-
6李北,黄山.论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J].科教文汇,2007(11X):155-155.
-
7刘国平,张艳娇.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J].商情,2010(17):169-169.
-
8刘雪梅.实行犯中止的认定[J].法学杂志,2010,31(10):59-61.
-
9满亚玲.论共同犯罪中止的理论完善[J].文史博览(理论),2011(5):59-60.
-
10解楠楠.共同犯罪中止形态的问题研究[J].神州,2013(11):181-181.
同被引文献29
-
1蔡健.放弃重复侵害行为应属犯罪未遂[J].现代法学,1985,7(1):26-26. 被引量:7
-
2杨新培.论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J].宁夏社会科学,1989(1):60-63. 被引量:1
-
3李兰英,林亚刚.犯罪中止形态若干争议问题的再探讨[J].法律科学,2002,20(5):38-46. 被引量:9
-
4[2]马克昌.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第512页.
-
5马克昌.《犯罪通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70页.
-
6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顺义区检察院副检察长 于志刚.轮奸犯罪量刑应引入“亲手犯”理论[N]检察日报,2007(003).
-
7[日]井上正治.《共犯と中止犯》,载平野龙一等编.《判例演习刑法总论》,有斐阁1960年版,第209页.
-
8王昭武.《共犯关系的脱离研究》,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3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
9日本福冈高判昭和28年1月12日判决,载《高刑集6卷1号》.第1页.
-
10东京高级裁判所昭和25年判决.
引证文献7
-
1刘艳驰,李春玉.浅议亲手犯存在的价值空间[J].中国商界,2009(11):340-340.
-
2周奇雄.论共同犯罪中止的有效性[J].沈阳大学学报,2011,23(6):27-29. 被引量:1
-
3姚万勤.日本刑法中脱离共同正犯关系研究及其启示[J].政治与法律,2014(11):17-27. 被引量:4
-
4苑梓瑶.浅析甲、乙二人的相关犯罪行为[J].商,2015,0(43):233-233.
-
5马亚利.论共同犯罪中止[J].经营管理者,2011(17):252-252.
-
6姚晓红.论犯罪中止的特征[J].湘潮(理论版),2010(10):8-9.
-
7周微.论共同正犯的中止犯[J].刑事法评论,2010(2):29-71.
二级引证文献5
-
1张珂.共同犯罪中脱离问题的困局与新路[J].贵州警察学院学报,2021,33(4):66-74.
-
2姚万勤,周宏亮.我国共犯关系脱离制度立法之建构——基于比较法的考察与借鉴[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2):34-38. 被引量:1
-
3陈洪兵.“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再解释——全面检讨关于共同犯罪成立条件之通说[J].当代法学,2015,29(4):32-44. 被引量:21
-
4刘佳卉.共同犯罪中止成立的特殊形态[J].法制博览,2019,0(15):187-188.
-
5陈洪兵.共犯脱离问题的中国方案[J].甘肃社会科学,2021(2):127-13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