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实践社会主义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m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实践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表述形式,包括实践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形态和现实———实践形态。前者侧重于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贡献;后者侧重于现实社会主义是怎样在实践社会主义过程中、创新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两次世界大战对社会革命、社会主义产生的决定性影响;国家资本主义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实现形式。
作者
焦坤
机构地区
黑龙江大学马列教研部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8,共4页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关键词
实践社会主义
两次世界大战
国家资本主义
分类号
D0-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74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7.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
.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个如何认识"课题组,洪韵珊.
关于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浅见[J]
.社会科学研究,2001(1):11-16.
被引量:1
7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
.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43-144.
9
.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二级参考文献
5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2.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84..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5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共引文献
2740
1
张定鑫,涂为国,刘小兰,生修雯.
十年建设时期毛泽东哲学思想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7,17(3):13-16.
2
董晓蕾.
试析马克思社会形态范畴形成的历史进程[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3):56-59.
3
于伟峰,商植桐,于雪梅.
邓小平荣辱观与中国社会进步[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7,9(5):49-52.
4
王浩斌,王飞南.
党的领导集体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色[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2):1-4.
5
李敏.
论当代中国的后发优势[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33-36.
被引量:1
6
姚建军.
毛泽东调动人民积极性思想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6):34-37.
7
刘俊萍,畅明琦.
农业节水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J]
.生产力研究,2007(21):57-58.
被引量:6
8
薛建明.
“人——地”关系可持续的理性思考[J]
.生产力研究,2007(22):3-5.
被引量:2
9
刘长军.
谈“首要生产力”和“第一生产力”[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1-4.
被引量:1
10
戴春平.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稳定的构建[J]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34-37.
1
杨新红.
论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在不同时期的创新性[J]
.宁夏党校学报,2008,10(5):66-69.
被引量:3
2
黎之焕.
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关键是与时俱进[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5):3-7.
3
朱永刚.
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的列宁晚年建设思想探析[J]
.南方论刊,2016(8):4-7.
4
付钦太,高敬富,张加魁.
大胆吸收借鉴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J]
.工运研究,2001(1):25-28.
5
侯远长.
中国共产党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J]
.宁夏党校学报,2001,3(5):17-20.
6
李爱华.
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论纲——为纪念列宁逝世80周年而作[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1):64-69.
被引量:6
7
程又中.
21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需要借鉴“斯大林模式”的历史经验[J]
.社会主义研究,2000(5):7-10.
被引量:3
8
李艳萍,曹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指导意义[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4,17(5):13-14.
9
赵曜.
社会主义新理念的五个方面[J]
.福建理论学习,2016,0(5):48-48.
10
武俊梅.
列宁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1(6):56-57.
理论探讨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